帶著基隆河守護聯盟的成員在彩虹橋等待,當鸕鶿飛越,經常觀察鸕鶿的基隆河錫口水環境巡守隊林素瑛隊長,開心程度彷彿第一次看見這個景象。水面如絲綢的基隆河是鸕鶿的餐廳,牠們只在清晨降臨,吃飽就返回夜棲地新山水庫。他說:「世界上找不到像我們這麼方便、這麼容易親近鸕鶿的城市。」
每年10月到3月都能看到的冬候鳥鸕鶿
鸕鶿是冬候鳥,來自遙遠的俄羅斯與中國東北地區,每年10月,飛行2000多公里來到金門與台灣度冬,隔年3月才北返。鸕鶿不是最近才來,早在日治時期,就有牠們的紀錄。因為開發,牠們能棲息的地方變少了,目前只在高雄的鳳山水庫、嘉義的鰲鼓濕地及北部的新山水庫有大群鸕鶿夜棲。
家住新山水庫附近的張舒陽,自願在鸕鶿季,每天清晨5:30來到水庫觀景台,等候鸕鶿睡醒整隊出發那一刻。月光灑在湖面,醒來的鸕鶿會先在湖面低飛盤旋,在不同樹枝間繞來繞去,一陣陣的嘈雜叫聲,彷彿是鸕鶿在閒聊話家常,突然,像是溝通完畢一樣,隊伍整齊的往山坳飛去,密密麻麻布滿天際,這時,張舒陽要趕快看表確認時間,向基隆河鸕鶿網的朋友,通報起飛時間和飛行方向。
如果鸕鶿往南飛,離開新山水庫之後,牠們會順著基隆河尋找覓食地點。在基隆河的汐止河段,十多位觀察志工已經在禮門抽水站等候。鸕鶿從新山水庫出發到汐止,只要8分鐘。家住汐止的卓漢雄目光緊盯著鸕鶿來的方向,拿著相機,屏息等候著。他以前看過鸕鶿,但不知道究竟是什麼鳥?牠們從哪裡來?為什麼來這裡?直到加入基隆河鸕鶿網,這些疑問有了答案。
基隆河鸕鶿網 風雨無阻的公民科學行動
基隆河鸕鶿網是一個網路社群,由版主王漢泉(Hank)和陳文振共同發起,號召住在基隆河沿岸的朋友,一起來回報鸕鶿大軍的落點與時間,透過無數雙眼睛,監測鸕鶿動向。參加基隆河鸕鶿網,基本門檻就是早起,配合鸕鶿的作息,必須風雨無阻,即使是寒流來襲的冬夜。
王漢泉從環保署退休,長期關注基隆河水質,因為喜歡河,搬家住到河邊,十年前,聽說基隆河有一種鳥會抓魚,開啟他對鸕鶿的追逐,也促成了基隆河鸕鶿網的建立,隨著時間推移,會員人數從兩人,漸漸增加到2800多人。增加的,還有鸕鶿,王漢泉說:「十多年前大約300隻,今年已經超過1500隻。」
10月,鸕鶿剛抵達台灣的時候,主要在基隆河上游段覓食,上游的魚吃完了就往下游走,基隆河的魚吃得差不多了,就往其他河流去,猜猜鸕鶿的落點,成為志工的壓寶遊戲。這天,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賭的是新店溪的直潭堰。因為當天基隆河下雨,而且遇上大潮,提高了鸕鶿轉往新店溪的機率。細雨中,數十隻鸕鶿靜靜地來到。
這些第一手目擊紀錄,志工都會上傳到基隆河鸕鶿網。三年來,鸕鶿的行蹤越來越清晰,一開始只知道牠們會到汐止一帶覓食,然後發現牠們每天會回到新山水庫,隨著志工增加,目擊點位多,漸漸發現,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整個淡水河系都是牠們的覓食場。這些志工也成為對生態調查有幫助的公民科學家。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說,「當你用固定格式上傳,經過後台把它整理成一份有效資料的時候,所有參與的人都可以被稱作是公民科學家。」
研究鸕鶿已經有20多年的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丁宗蘇說,「雖然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一小部分,但是拼起來就可以看到全貌,就跟拼圖一樣。相較於只靠單一團隊或少數研究人員所能得到的資料,因為基隆河鸕鶿網的志工,我們可以得到一些以前無法想像的資料。」
濕冷的冬季,當大台北地區多數的人還躲在被窩裡,關心鸕鶿的志工已經就定位,等待鸕鶿。專屬大台北的生態奇景,冬季限定,上班上學的途中,記得抬頭看看天空,也許能看見一大群鳥振翅從頭頂飛過,感受鸕鶿大軍帶來的震撼,理解這份與野生動物共享生活空間的喜悅,很珍貴。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鸕鶿三部曲之一|台北 鸕鶿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