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14日
水利署創全台首例造林碳匯 攜手地方盼成淨零標竿
水利署在南投竹山啟動全台首例造林碳匯專案,預期可獲1008噸碳匯,其中地方參與功不可沒,由東埔蚋溪環境生態保護協會認養維護,堅持絕不灑藥,完全以人工除草,協會也長期致力蝴蝶保育,目前園區吸引台灣保育類黃裳鳳蝶在內60多種「嬌客」。此外根據農業部估計,全國森林碳匯已可抵減國內溫室氣體排放量7.36%,農業部並設定2040年增匯10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農業部表示,不只造林,春節後也有望增加數種改進農業土壤管理的方法學。(中央社、中央社報導)
中油台電擬砸百億搶進離岸風電 取得三階風場4成股權
中油台電聯手參與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2家國營事擬砸新台幣108.1億元,取得本土開發商得標風場4成股權,不僅為中油首度跨足離岸風電市場,也是藉此轉型培育綠能人才。而針對台電中油投資離岸風電區塊開發得標風場,經濟部能源署官員分析,風場有國營企業參與,「表示台灣政府支持它」,對於爭取開發商總部支持、銀行融資、說服利害關係人都有益處。(中央社、中央社報導)
通報大翅鯨現蹤可領獎勵 台東縣府擬建資料庫助保育
大翅鯨是世界瀕危的海洋大型生物,但數量稀少,人類對牠們的瞭解很有限。台灣早期1920年到1967年為止在恆春還有捕捉大翅鯨的紀錄,後來就缺乏資料,自2000年才又出現在蘭嶼1次,而最近5年花東海域和恆春又陸續有發現。由於政府近10年來缺乏大翅鯨的完整調查,台東縣政府今(2024)年爭取到海保署經費,要推動目擊紀錄建立資料,民眾和漁民在海上發現通報,縣府會發給獎勵。(公視新聞網報導)
大年初二風光發電量達1001萬瓩創新高 滲透率首破5成
大年初二風光合力發威,台電表示,11日中午風光發電量達1001萬瓩,創新高紀錄,風光滲透率也達到52.37%,不僅首度突破4成,更一舉直衝5成大關,相當於每2度電,就有1度是綠電;今天太陽光電更首度突破800萬瓩,同寫歷史紀錄。(中央社報導)
電力業常用氣體 暖化潛勢為二氧化碳的2.3萬倍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2日發布最新「溫室氣體排放係數」,並自當日起生效。根據其中的溫室氣體排放係數表顯示,在台灣最大宗的溫室氣體仍然是二氧化碳,但暖化潛勢最高的則是在電力業、半導體常用的六氟化硫,暖化潛勢為二氧化碳的2萬3500倍。(中央社報導)
福島核廢水外洩5.5噸 東電稱對電廠外暫無影響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目前正在分階段排出處理過的核廢水,不過7日早上工作人員檢查核廢水處理裝置時,發現排氣口有放射性廢水漏出,估計總量約5.5噸,伽瑪射線超標220倍。根據《NHK》的報導指出,東京電力目前認為汙染水外漏,對於電廠外環境暫時沒有影響,但事發現場的土壤可能受到核廢水的汙染。因此除了把周邊範圍列入管制區,禁止人員進入,核電廠也立即展開外漏廢水與土壤的回收。(公視新聞網報導)
印度農民時隔3年再度前進首都示威 警方封路攔阻
印度警方12日封鎖道路,阻止農民前進首都新德里要求政府履行2021年解決農民示威時承諾更好的農作物價格。當年有數千農民在通往新德里的主要高速公路旁紮營抗議達一年。但12日印度的農民團體與中央政府針對保證農作物最低價格等議題進行談判,最終未達共識,13日正式發動示威,兵分多路朝首都行進;警方向示威隊伍發射催淚彈,造成多人受傷。而德里已在12日宣布管制措施一個月,包括禁止民眾集會。(中央社、中央社報導)
控制全球升溫攝氏1.5度內 「氣候三巨頭」成形
去(2023)年主辦COP28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將和預計在今(2024)、明(2025)兩年舉辦COP的亞塞拜然及巴西合組「氣候三巨頭」,以推動一項國際協議,設法使全球暖化的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內。根據各國在COP28達成的最終協議,這個氣候三巨頭的夥伴關係「應大幅強化國際合作及有助因應氣候變遷的國際環境,以激發下一輪主辦國自主貢獻的企圖心」。(中央社報導)
研究:美國早產案例 1/10與塑膠化學物質有關
一項大型研究7日指出,美國1/10早產案例與孕婦接觸的化學物質「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有關,該物質常見於日常生活的塑膠產品。研究報告主筆、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New York University's Langone Health centre)特拉桑德(Leonardo Trasande)告訴法新社,由於鄰苯二甲酸酯類會影響激素,因此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提早分娩和生產」。(中央社報導)
受困北海道流冰掙扎求生 十餘隻虎鯨群生死未卜
在距離日本北海道東北部羅臼町約1公里處的海域,6日有十餘隻虎鯨疑似受困海上流冰層隙縫,被當地野生動物組織WildlifePro用無人機拍下了虎鯨受困的影片。到了7日上午,當地官員沿著海岸進行約1個半小時的搜索,但並未發現虎鯨群蹤跡。(公視新聞網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