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農討山誌》 沒有農地何來農安? 沒有農安何來食安?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女農討山誌》 沒有農地何來農安? 沒有農安何來食安?

〈食安與農安〉

2024年04月22日
摘錄自野人文化;文、圖:阿寶

在人們憂心於食安問題的背後,更根本的是農安問題。

全球化潮流中,農業大國的產品在經貿談判中強勢叩關,小國農業被迫犧牲,甚至政策性弱化,這是許多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共同課題。農業的多元價值以及和環境緊緊扣連的重要性,也是極其晚近才開始受到重視,但許多現狀已難以挽回。

農地破碎、流失、污染

現代化農業造成的生態破壞、土壤劣化、水資源匱乏、碳吸存降低……都是被外部化的成本。這些環境成本都未能反映在農產品的售價上,也就是說,農民和消費者共同對環境施加的破壞,並未被要求付出代價。採取友善耕作的農民很大程度承擔了這些成本,且站在並不平等的起始點上,例如比鄰慣行農法的有機田區,在認證法規中會被要求退縮耕地範圍,自行建立隔離帶,而不是由污染者提供……。

另一根本問題是,台灣沒有限制農地繼承分割的法令,隨著繼承分割而愈發破碎。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後,0.25公頃農地可以興建農舍,誘使地主進一步將土地分割為0.25公頃,符合最低允建面積,逐筆銷售。農民平均擁有的農地面積太小,一旦採取有機/友善耕作的農地錯落在慣行農田中,處境便萬分艱難。加上土地使用管制未能落實,許多農地遭到違規使用,農地工廠、非農用農舍、廢棄物掩埋、灌溉水污染……這些政策性與管理層面的疏失,造成農業環境的劣化;農業部門的弱勢,導致其他發展部門以各種建設、產業計畫、都市計畫為由,徵收、變更農地,農地總量不斷受到蠶食鯨吞。

農地非農用,耕者無其田

在農業時代,絕大多數的人都有農村生活經驗,對土地的情感深厚;但農村也是貧窮的象徵,務農則是勞苦低賤的代名詞,當社會漸漸轉型,離鄉入城成為力爭上游的表徵,農地成為上一代農民既愛又恨的情結。後繼無人的農村,期待農地開發轉用帶來土地交易的暴利,政府在管制與取締上的消極,早已使農地成為不動產炒作的商品。農地持有者待價而沽,務農者無論承租或購買,土地取得都日益困難。

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之後,農地自由買賣,加上可以蓋農舍,一夕之間,農地成為熱門炒作標的,良田上矗立的售地廣告如雨後春筍,農地價格扶搖直上,高居全球之冠,買賣農地從過去的以分、以甲為單位,變成以坪計價,形同建地。以農舍為名的豪宅、工廠、倉儲、餐廳、民宿、招待所……四散在鄉村農業區,直接架空《都市計畫法》與《區域計畫法》,亂象舉世無雙。

這些非農用建築,在地狹人稠的西部,工廠、倉儲搶占農業資源投入最多、交通最便利的優良農業區;在東部和山區,地景最美、生態最豐富的鄉野則成為民宿、豪宅、田園餐廳的首選。

上一代的農民因為社經地位低落,所以窮盡最大的努力,不讓子孫走上務農之路,許多農地的繼承者,因為不再務農,土地不是轉用就是轉賣,售地者雖多,但農地的天價,實則讓有心進場的新農,或繼承分配到土地太小的二代農一地難求,漸漸的,農地擁有者不再是務農的人,而真正的務農者不再擁有自己的土地,台灣的農地發展,正開著「耕者無其田」的歷史倒車。

在進行友善耕作倡議的幾年間,接觸到不少懷著理想回鄉務農的年輕人,因為沒有自己的土地,承租的農田又頻頻因售地與蓋農舍而不斷在轉換,成為無法紮根的游耕農民!無論慣行農法或是有機、友善耕作,土壤的培育都是長期工程,而這些小農,別說長期養土,連有機認證轉型期都熬不過!

農地農用運動

我的故鄉宜蘭,是農舍的重災區,每一塊農地都成了計畫規範之外的「建地」,將農田水利渠當成污水排水溝,電線恣意切割田野,建築物侵奪作物的日照,以提高生產效率為名的農地重劃,為農地的流失開了大門!當農地被當成建地買賣、使用,等於逼迫務農者買建地來耕作。

優美的蘭陽平原如今千瘡百孔,地景驟變的背後,是愈來愈失控的國土分區使用,也是處境愈形艱難的農民耕作權,和獨一無二的生態環境。

蘭陽平原的水田是東亞澳候鳥遷徙路線上重要的補給站,東北季風帶來的豐沛雨量,讓蘭陽冬季水田即使休耕,也蓄滿了水,廣袤的水田就是最大的人工溼地,飛行數千公里的候鳥在此停棲覓食,休養補給之後繼續長途旅程。牠們警戒、敏感,總是停在遠離建築與道路的寬闊水澤,才能安心覓食。如今建築物全面入侵,以及隨之而來的人車干擾,讓牠們的棲地愈來愈窘迫,數千公里的漂洋過海的飛行中,每一個中繼站的環境劣化,都攸關牠們的生死!

2014年,我從友善耕作的倡議,轉向農地保護的社會行動,成立了「守護宜蘭工作坊」,幾年之間,頻繁往返於宜蘭與梨山,果園半荒。回山務農,更像我在塵世奔走後,滿心疲憊的療癒之所。而這項農地農用的倡議行動,轉眼十年過去,西部有地球公民基金會關注農地工廠,東部有守護宜蘭工作坊掀起農舍議題,農地濫用問題一度趨緩,但始終無法止血!

眼看著2014年《區域計畫法》通盤檢討,卻對農地亂象束手無策;2016年國土計畫意欲訂定「全國農地安全總量」,分配各縣市應保留農地面積,卻因農業縣市大力反彈而作罷;而一路視《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為無物的「農業發展條例第18條」,不管分區如何劃設,從最高保護等級的第一類農業發展區,到第五類都市計畫農業區,都留下可以蓋農舍的法令破口,「農業發展條例第18條」已經堪稱農地的毒瘤,在國土計畫面前仍舊屹立不搖,維護農地的公民行動,彷彿螳臂擋車!

沒有農地,何來農安?沒有農安,何來食安?台灣在沒有戰亂的歲月中安逸了80年,糧食安全早已被人們拋諸腦後。而更大的環境問題,食物的碳足跡、在地飲食文化、農村地景……都在GDP中失去價值,我們的社會,究竟如何看待農業?

務農20餘年,從個人生活實踐,到公眾倡議,以至發起社會運動,是一股內心的不忿;視野,從高山農業到全國,乃至世界的農業議題,我為自己的渺小汗顏,更為生而為人感到羞愧——為人類無止境的欲求、製造的問題、迫害生靈的程度為恥。攘臂高呼之後,又趨於靜默的原因,無非是感覺到:似乎人們每提出一個解方,就會發現,或衍生出更多的問題……或許世界終究不會完美,做為一個世間過客,就在這些問題與解方之間提起、放下、成長,最終希望能夠超越吧!


女農討山誌(二十週年經典版)


圖片來源:野人文化提供

作者:阿寶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2月29日
ISBN:9786267428290

2004年3月首刷初版的《女農討山誌》,推出後好評如潮,作者阿寶真誠動人的文筆、山間農作的生活紀實,以及透過販售水果傳遞出去的訊息,打動無數海內外讀者,對環境的影響至深至遠。

而在這20多年來,女農阿寶在山林中不懈、踏實地勞動,體悟自他生命的生存價值。「二十週年經典版」像是一部拍了20年的紀錄片,作者將自己解構、重組,誠實面對從農後種種複雜的心境與轉折,從出世、入世,再出世,思索、處理自己的內在與世界的關係,希望給支持的老讀者一個交代,也讓新讀者看到她真實、充滿風霜波瀾的討山生命。

年輕時的憤懣已漸漸平息,作者也終於在自己的生活和對環境(包括自然與人文)的憂心之間找到平衡,不再讓憤怒、憂急和沮喪挫折心靈。

關於青春的迷惘、自我的追尋、價值的衝撞、自然的救贖、生命的領悟——「我不知道傳述這個過程,是否對別人有幫助,唯願認真的靈魂相互交流。」阿寶說。

作者簡介

阿寶

本名李寶蓮,出生於宜蘭。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職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員。年輕時熱愛登山、旅行,難以適應都會生活。1999年在梨山租地務農,將過陡的坡地退耕還林,從此為農一生懸命。

※ 本文引自《女農討山誌》新版自序。轉載請洽野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