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界迎來「超長驚喜」。研究團隊在10多年研究後發現,2005年印度出土的化石是一隻巨蛇,推估最長可達15公尺,超越2009年哥倫比亞出土的「泰坦巨蟒」(Titanoboa),可能是已知最長的古巨蛇。
印度古生物學家巴哲派(Sunil Bajpai)2005年在印度西部吉拉特邦(Gujarat)褐煤礦區發現一批巨蛇的脊椎化石,化石共27塊,最長的有6公分,最寬達11公分。他與同事研究後推斷,這是一條無比巨大的蟒蛇,不帶毒性,命名為「印度婆蘇吉蛇」(學名:Vasuki indicus)。
「婆蘇吉」(Vasuki)是印度教著名的蛇神,常以眼鏡蛇的形象出現。印度人相信,婆蘇吉是宇宙最底部的統治者。
歷經10多年研究,巴哲派與印度理工學院羅克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orkee)的同事今年4月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公布成果。據推算,婆蘇吉蛇體長約11至15公尺,重達1公噸。
《衛報》報導,婆蘇吉蛇的體長可能超越2009年出土的泰坦巨蟒。據研判,泰坦巨蟒的長度為13公尺,生活在距今約5800萬至6000萬年前。婆蘇吉蛇也比現存最長的蛇更長。目前最長的蛇生活是在亞洲的網紋蟒(學名:Malayopython reticulatus)紀錄可至10公尺。
研究指出,婆蘇吉蛇屬於已滅絕的巨蛇群(madtsoiid),生存於4700萬年前,屬於新生代始新世中期,當時的全球年均溫最高可達28℃。對比去(2023)年全球均溫14.98℃,當時的氣候非常炎熱。
「考量到牠的巨大體型,婆蘇吉蛇是一種動作緩慢、突襲型的掠食者,會像蟒蚺類一樣用纏勒(constriction)的方式攻擊獵物。」研究主要作者達塔(Debajit Datt)告訴《美聯社》。婆蘇吉蛇生活在沼澤地帶,出土地附近有鯰魚、海龜、鱷魚和鯨魚化石,這些可能是牠的食物。
外界對於婆蘇吉蛇可能是史前最長巨蛇的紀錄相當振奮,但研究團隊強調,學界不曾發現過巨蛇群成員的完整骨骼化石,他們只能以現存蛇類的骨頭來推算婆蘇吉蛇的體型。因此,不能妄下定論說誰是「最長」或「最大」的蛇。
巴哲派告訴《新科學人》,發現婆蘇吉蛇是意料之外的收穫。「我們一開始在這裡探測,是想找到古鯨魚的化石,卻發現了很多脊椎動物的化石,也找到巨蛇。」
達塔補充,挖出的脊椎骨很大,而且整體架構不明顯時,他們一度以為這是某種已滅絕的鱷魚。
IIT Roorkee's Prof. Sunil Bajpai & Debajit Datta discovered Vasuki Indicus, a 47-million-year-old snake species in Kutch, Gujarat. Estimated at 11-15 meters, this extinct snake sheds light on India's prehistoric biodiversity. Published in Scientific Reports. #SnakeDiscovery pic.twitter.com/ruLsfgPQCc
— IIT Roorkee (@iitroorkee) April 18, 2024
參考資料
- 衛報(2024年4月18日),Fossil of ‘largest snake to have ever existed’ found in western India
- New Scientist(2024年4月18日),Fossil snake discovered in India may have been the largest ever
- 美聯社(2024年4月19日),This ancient snake in India might have been longer than a school bus and weighed a ton
- Largest known madtsoiid snake from warm Eocene period of India suggests intercontinental Gondwana dispersal, Sci Rep 14, 8054 (2024), DOI:10.1038/s41598-024-58377-0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補助廣告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