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廢木材堆置場悶燒7天、西班牙4月綠電占比逾6成、俄在南極發現大量石油儲量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新竹廢木材堆置場悶燒7天、西班牙4月綠電占比逾6成、俄在南極發現大量石油儲量

2024年05月24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5月23日

台中霧峰后溪底排水側溝倒40公尺 農民憂釀災盼修復

有農民發現台中霧峰區后溪底排水系統側溝大面積崩塌、長度約40公尺,憂心再不修復、颱風雨季恐淘空路基釀災,向民代陳情;農田水利署霧峰工作站今天表示,損壞側溝為取回歸水設施,盡速修復改善。(中央社報導

新竹廢木材堆置場火警燒7天 造成嚴重空污、井水污染

新竹縣芎林鄉的倒別牛廢木材堆置場17日發生火警,火勢猛烈一發不可收捨,一直到23日已悶燒7天,嚴重空氣污染引發民怨,當地民眾抱怨附近的井水受到污染不能喝,還有人連日喉嚨痛無法入睡。(公視新聞報導

全球暖化加劇 台大公衛研究:高溫熱危害恐傷腎

全球暖化影響,氣溫居高不下。台大公衛學院23日發表最新研究,熱危害恐導致腎臟傷害,尤其戶外工作者、中老年人及懷孕婦女等,因身體的熱調節能力下降,更要注意熱危害預防。(中央社報導

高雄馬頭山泥岩地擬開發光電 學者憂衝擊保育類穿山甲棲地

高雄馬頭山是珍貴的泥岩地質公園,有廠商要開發55公頃的光電案,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孫敬閔近年調查,發現也是保育類野生動物穿山甲的重要棲地,他憂心說,目前當地穿山甲族群最大的威脅,來自遊蕩犬的襲擊,光電開發時將整地推平地表,會破壞動物棲地環境,對穿山甲和其他野生動物族群生存造成威脅,應審慎評估。(聯合報報導

台南官田菱田面積恐再探底 水雉繁殖飽受威脅

「紅菱之鄉」台南官田區最近開始栽種菱角至6月底,但受到農村人力老化,官田菱田盛況不再,今(2024)年菱田面積有可能再往下修。由於水雉棲地以菱角田占八成為主,菱田減少直接威脅水雉繁殖,讓官田水雉教育園區憂心不已。(自由時報報導


美對中國電動車加徵100%關稅 8月1日上路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23日表示,美國對電動車及電池、電腦晶片和醫療產品等一系列中國銷美商品大幅加徵關稅,其中部分將於8月1日生效。(中央社報導

西班牙能源轉型里程碑 4月綠電占比逾6成

西班牙能源轉型加速,4月綠電發電量占64.6%,比去(2023)年同月飆升21%,其中風力、水力、太陽能3種再生能源各以22.2%、19.7%、18.8%首次成為發電結構領頭羊,將核能和天然氣甩在後頭。(中央社報導

派出雄蚊大軍!非洲吉布地引進基改蚊來撲滅都市瘧疾

吉布地政府周四將釋出第一批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雄蚊,試圖阻止入侵種蚊子擴散,這個外來種蚊子可能肆虐非洲各大城市,使當地對抗瘧疾多年的進展功虧一簣。(聯合報報導

澳洲報告首起人類感染禽流感病例 雞蛋農場也爆禽流感

澳洲22日報告第一起人類感染禽流感的案例,發生在一名兒童身上。有關當局表示,這名孩童是在印度感染病毒,但是已經完全康復。在此同時,澳洲一處雞蛋農場發現了另一種高傳染性的不同病毒株。(中央廣播電台報導

俄羅斯在南極發現大規模石油儲量

俄羅斯研究船亞歷山大.卡爾平斯基(Alexander Karpinsky)號最近在英屬南極領地發現驚人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可能引起是否開採及權利歸屬爭議。預估石油儲量約5110億桶,相當於50年來北海石油總產量十倍,但南極洲受1959年《南極條約》(Antarctic Treaty)限制,禁止任何石油開發。(科技新報報導

※編輯室另策劃2024年熱浪事件整理,頁面每日更新,詳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