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花壇設土方場遭在地反對、美西迎破紀錄高溫、印尼擬研發椰子製航空燃料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彰化花壇設土方場遭在地反對、美西迎破紀錄高溫、印尼擬研發椰子製航空燃料

2024年07月23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7月22日

憂污染水源 花壇擬設土方場 居民牽羊抗議

日興砂石公司將在彰化縣花壇鄉三家段開發20公頃的土石方資源堆置場,22日開「堆置場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審查會,民眾帶著羊及農作物到場抗議;最後決議本案應繼續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地方擔心設土方場恐污染水源,強調一定反對到底。開發的顧問公司表示,未來進場的是單純的營建土方,不會有廢棄物,不會造成污染,且可以讓土方再利用。(聯合報報導

新北環評委員規程 主委由市長兼任改市長指派、藍綠反對

一定規模開發案都需經環境影響評估,新北市修正「新北市政府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組織規程」,主任委員由「市長兼任」,改為「市長或指派副祕書長層級以上代表兼任」,規程送議會法規會備查,遭藍綠議員質疑恐導致民選市長「有權無責」,建議改回市長,一肩扛下責任環評責任。新北市環保局表示,其餘五都都是副市長或副祕書長層級擔任主委,北市甚至環保局長即可,會再視實務運作滾動修正。(聯合報報導

西嶼合界沙灘鯨豚陳屍 為罕見短肢領航鯨

位於西嶼跨海大橋旁的合界沙灘,由於面北,每年東北季風起,都會出現大量海漂垃圾,並為鯨豚、海龜擱淺死亡的熱區,21日下午安檢人員在西嶼合界沙灘巡邏,發現一尾鯨豚陳屍,因外皮出現剝落,不容易辨識。後根據測量結果,鯨豚體長300 公分、寬100公分,由喙部及牙齒特徵判斷,為澎湖罕見的短肢領航鯨,澎湖唯一一次活體救援紀錄,是2020年5月30日在澎湖尖山發電廠後方沙灘。(自由時報報導

極端高溫推升用電量 瞬時尖峰負載4119萬瓩創次高

夏季氣溫炎熱、加上颱風來臨前極端高溫現象推升用電量。台電表示,22日下午的尖峰負載高達4119.1萬瓩,創史上第二高紀錄,夜尖峰備轉容量率則約為8%。根據統計,史上瞬時尖峰負載前十名皆落於今(2024)年7月。(中央社報導

杜絕廢棄物入侵 苗縣將試辦公辦民營土石方堆置場

苗栗縣境內外縣市事業廢棄物及廢土入侵嚴重,苗栗縣政府22日邀請苗栗檢調警、營建剩餘土石、砂石等公會開會研商對策;決議要求司機應確實攜帶相關證明文件,不符規定將開單告罰、扣車;縣長鍾東錦也建議活化縣內各鄉鎮市垃圾掩埋場,來處理事業廢棄物,至於營建混合物,縣府將另覓土地,以「公辦民營」方式,試辦興建土石方堆置場,提供合法去處。(自由時報報導


美西迎破紀錄高溫 加州死谷恐飆破49°C

美國西部地區正經歷新一波破紀錄高溫,氣象預報顯示,從南加州到愛達荷州北部的各大城市24日左右將迎來華氏三位數氣溫,加州死谷氣溫預計將飆破120°F(攝氏49°C)。路透社報導,美國國家氣象局(NWS)今天表示,截至24日,約有3000萬人處於「超高溫警告」(Excessive Heat Warning)或「高溫警示」(Heat Advisory)狀態下。(中央社報導

西班牙帕爾馬居民抗議過度觀光 市議會通過10月起提高旅遊稅

旅遊業雖然能帶來經濟成長,卻也會影響當地生活品質。西班牙觀光勝地帕爾馬,21日有數萬人上街示威,抗議不受控制的遊客數量,造成工資和生活品質下降,噪音卻增加,房租跟物價也上漲。當地市議會最近投票通過,10月起將旅遊稅提高到每人4歐元,大約是新台幣143元。(公視新聞網報導

研究:50年內巴西可能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一項研究,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熱浪日益頻繁發生,可能使得巴西的環境危害人類健康,未來50年內變的不適合居住。巴西氣象網站O Tempo 22日引述NASA的研究報導指出,巴西和中國大陸東部的氣溫可能在2070年達到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水平。而中東波斯灣部分地區、南亞以及非洲和亞洲之間的紅海一帶,可能更早在2050年就不適合人類居住。(中央社報導

肯亞北部種族衝突頻繁 遷入瀕危長頸鹿盼緩和緊張

東非國家肯亞以壯觀野生動物生態聞名,但北部巴林戈等縣卻較常因土匪和種族衝突登上新聞版面。為緩和緊張情勢,肯亞當局正將數隻長頸鹿搬遷140公里至當地巴林戈縣(Baringo)的魯科保護區(Ruko Conservancy)。這麼做有兩層目的,一方面讓一種瀕臨滅絕動物回到原本主要棲地,另方面讓兩族群恢復和平。於是獨特亞種羅氏長頸鹿便成為長期推動的緩和巴林戈縣族群緊張計畫一環。(中央社報導

椰子產量全球第二 印尼擬用椰子製作永續航空燃料

印尼是全球第二大的椰子生產國,總統佐科威22日表示,印尼椰子的出口量仍有成長空間,希望研究以椰子製作生質航空燃料,為椰子創造更多附加價值,藉此提升出口量。(中央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