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眠月
任務編號:5M-168-Z5
影像日期:1945/6/17
戰時美軍偵察照相完整記錄塔山車站以北的塔山線(眠月線)路段及眠月下線孑遺線形。1917年塔山隧道竣工,而後塔山線開通至眠月、石猴,並逐步向北延伸。據1927年陸地測量部測圖的1/5萬地形圖阿里山圖幅,塔山線已接抵戰時美軍航照所見終點。眠月下線則出現於30年代,最早文獻作塔山下線,並分東西兩部。
所謂「下線」,係藉由架空索道克服山地地形的落差,在原有軌道下方再興建一條平行鐵道,用以延伸砍伐集材範圍。航照中可見石猴一帶連接塔山線與眠月下線的筆直索道線形。一如1933年「新高山阿里山導覽」圖所繪,石猴索道係以大型的集材機,作長距離的單向懸吊運送。無論塔山線或眠月下線,北向支線群於30年代後期已結束集材作業,原有鐵軌陸續拆除。
1948年農林處林產管理局出版的《台灣林產管理概況》記錄:「阿里山林場伸展事業地區至內山,其中塔山線路體已有設施,久未敷設路軌,乃利用舊有材料鋼軌2公里半敷設完成。」其後再接續多次的恢復工程,最終復軌至石猴一帶,也是日後林鐵觀光時代的眠月線終點。
阿里山發電所
任務編號:5M-166-Z8
影像日期:1945/6/15
5M-166-Z8任務第四段航線終點,拍攝至後大埔溪源,所見坡面輪耕地與次生林,啟發我們對鄒族傳統領域農業地景的全面分析。注意圖面圓圈標示處,上游可見弧線線形,左方山坡上可見筆直線形。日治時期阿里山林場電力主要來自長谷川溪水力發電,長谷川溪即後大埔溪,當代研究譯介指出:阿里山發電所位於十字路東南方3公里之長谷川溪左岸海拔六百公尺處。但現實地理裡,十字路東南方溪谷並不存在如此海拔可能。
比對台灣史檔案資源系統典藏「林業部製材工場與發電所間高低壓配電線路平面圖」,可見取水口至發電所間的弧形引水路,及坡面上的配電線路路線,吻合航照中所見兩線形相對位置,亦與特富野耆老所指相近。影像與訪談證據指出,電廠距十字路站水平距離不到兩公里,然海拔高度超過1000公尺。阿里山發電所1956年九月遭洪水衝毀,土石積埋下,或猶有殘留物證等待可以挖掘。
水山本線
任務編號:12-2695
影像日期:1955/6/30
與前段拍攝彼鄰的航線(圖面右上角注記M2航線),攝下林鐵水山本線(文獻初亦作水山線)、圖面左方的自忠車站、從自忠歧出的水山支線,以及圖面右下方的新高口,自此又分出數條支線。自忠原稱兒玉,以日治台灣第四任總督命名,因是水山支線分道起點,舊日曾繁華一時。上頁M3航線航照所見的火災跡地一路向西延伸,新高口乃至兒玉山(自忠山)南麓皆遭火焚。
除了林型代號與描繪區域外,航照上尚有數個紅色圓圈標記;事業區森林資源調查除航照判釋外,亦須就製成之林型圖,依林分級分層抽取地面樣區、進行實地調查,目的為查定樹種、胸徑、生長、枯損、林木品質、天然更新等,以獲取全區資料。
自忠山與玉山口以北為和社溪上游、郝馬戛班溪流域,屬台大實驗林對高岳營林區,為阿里山林場作業範圍;1965年時,農林航測隊利用舊照片補充阿里山事業區森林調查航照之不足,因調查時間與拍攝時間之差異,部分林型或材積級已有變化,圖面左上角注記:「腊筆為準」。
東埔下線
任務編號:12-2696
影像日期:1955/6/30
航空攝影規劃須涵蓋完整,但實際飛行作業時常因外力而產生漏罅,此時就得利用舊照片來補齊。這幀空軍代辦台大實驗林調查M3航線上的林型判釋,已是1965年時新作。圖面右上方,林鐵哆哆咖線旁地界,影像中顯現為已遭砍伐的草生地,且於航拍隔年才會著手造林;而1965年阿里山事業區森林資源調查時,在此張舊照上,補上新現松類造林地(Pp)與苗圃(N)。注意圖面左方,索道下接處可見1952年甫拆收的東埔線後段鐵路線形孑遺,懸吊式索道可與集材作業同時運作,現場可見其他集材線形與索道線形合併形成扇狀展開。集材主柱位置接近今日塔塔加停車場旁的直昇機停機坪。
相較於其他林鐵線的不斷延伸,東埔線發展則相反。1942年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的軌道延長調查紀錄顯示,當時東埔線與哆哆咖線仍皆從新高口出發;然其後上方落石砸斷下方東埔線,使東埔線無法再聯絡新高口。比對台拓一九四六年度阿里山事業地斫伐基本圖,東埔線僅餘後段仍見於圖面,無作業需求的前段鐵軌先於後段被拆收。此外,1952年拆收工程的說明書還紀錄說明,東埔線後段拆收之鋼軌,預備作大瀧溪線復軌鋪設使用。
水山白雪
任務編號:53-008
影像日期:1964/1/13
博博猶溪右岸聚落航照當時屬吳鳳鄉白雪村,日治時期名水山村,為樟腦生產基地,設有詰所,產出由新高口運出,新高口並設有腦寮。一頁樟腦生產史即是一頁台灣山林開發史,清治末期,北台灣的樟樹早已採伐殆盡;日治時期,製腦產業往南、往山區移動。戰後,一方面樟樹枯竭,二方面工業與軍事上都有可以取代的化學產品,樟腦產業每況愈下。根據楊南郡調查報告,白雪村原有上百戶人家,1960年代陸續遷出;未遷出前,居民以採愛玉子及打獵維生,並受雇為造林工人,主要造林樹種為櫸木、樟木、松及杉木。1973年,白雪村併入雪峰村;五年後,雪峰村亦遭撤併,消失於地圖之上。
※本文摘錄自《復返阿里山》。轉載請洽蔚藍文化。
復返阿里山:一場跨時空的立體飛覽,一段失落鐵路的現地追尋
作者:黃同弘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8月12日
ISBN:9786267454381
本書是第一本全面分析阿里山地區航空照片的影像專著,歷史航照研究者黃同弘費時三年最新力作。
資料跨越80年的俯瞰,還有遙測考古的意外發現,跋涉阿里山林鐵鹿屈山後線,尋找被遺忘的路徑——
鹿屈山考古調查隊四度入山,前進阿里山林場最北端的林內線與伐採區:完整踏查林鐵鹿屈山後線東西兩段,描繪鹿屈山聚落十處生活平台,解開堀田式索道下部發送點與上部著點之謎,發現制動室水泥基座、水槽及其他水泥遺構,深入塔山線後段之字形折返式設計。
本書是一場從歷史至現今,人地關係的探尋,環繞著林內線的發展與易軌,環繞著源於大阿里山地區的各條河流,尋覓林業聚點,從航照中窺看人們的到來與移動,包括兒玉聚落、東埔集材場、白雪村,在影像檔案中歷歷在目。
曾經有伐木工、集材工、運材工、道班工、採樟與焗腦工人,以及他們的家眷,在這泛稱阿里山的廣大區域內共同生活,而後連根拔起、徹底離去。現在,我們要還原這數代阿里山人的時空地景,他們的生命與記憶所繫之處。
作者介紹
黃同弘
台中大甲人。著有散文集《文學理論倒讀》、詩集《海岸山脈》、《火星上的抒情詩》、《靜靜的海邊》,研究專著《反轉戰爭之眼:從美軍舊航照解讀台灣地景脈絡》、《不可見的台灣:農航影像下的異視界》、《地景的刺點:從歷史航照重返六十年前的台灣》等書。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與圖書主編獎。
本書圖片來源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中研院GIS專題中心持續徵集海內外各類空間基礎圖資,建置台灣百年歷史地圖及其他時空整合式應用環境與工具。
-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 美國國家檔案館典藏台灣舊航空照片: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fpmtw.aspx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航測及遙測分署
航遙測分署運用航遙測影像進行資源調查與空間測量,為政府機關之中唯一具備自主航空照相能力與高效能圖資倉儲之專責單位。
- 航遙測圖資供應服務平台:https://gis.asrs.gov.tw/atis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