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育從研究出發 兼顧傳統知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動物保育從研究出發 兼顧傳統知識

2007年06月29日
本報2007年6月29日台北訊,耿璐報導

野生動物保育與研究學術研討會「野生動物保育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於28、29日於台大集思意會議中心舉辦,會中有超過50位生物學者與會發表其研究成果,除了科學性的生物研究外,保育的議題及相關探討也廣受與會者的重視,顯示台灣的研究學者也都積極投入參與環境保護相關領域。

台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王穎在會中指出,許多生物學家的保育覺醒都是在研究中被啟發,因為在人類急速發展的社會中,研究中的物種及環境都在逐漸被破壞及消失中,因此,生物學家跟保育工作是息息相關的,研究的工作也跟著拉到保育生物學的領域。

野生動物保育的起點從基礎研究開始

要完成保育工作,基礎的野生動物研究是必備的資料,首先,如果不知道研究的目標,便無法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因此替物種分類及定名便成為最基礎的工作。

東海大學科學系副教授林良恭指出,台灣光是小型哺乳動物估計就可能超過80種;然而,許多小型哺乳動物不是尚未被命名,就是原來的分類有問題,但靠著近代的分子生物技術,許多新的小型哺乳類品種逐漸被發現或是確定其生物學上的新定位,有了清楚的分類脈絡,才能精確的了解問題並制定保育計畫。

此外,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員陳湘繁及屏科大黃美秀教授所執行的蝙蝠及台灣黑熊的野外調查,為台灣瀕臨絕種動物建立了第一手的生態資料庫,也都是未來保育物種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

野生動物保育的終點在人與自然的合諧共存

除了野生動物的調查研究,與會的多位學者也將重點放在人與自然的研究上。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與野生動物將會有更密集的接觸,因此將人排除的保育規劃終將與現實牴觸。

台大森林系助理教授盧道杰在演說中即強調,直接向在地民眾學習才能客觀的評估問題,並且實際的解決人與自然的衝突,而長期與自然共處的原住民在動物資源利用上面便有許多傳統智慧。關於這個部分,王穎及台東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系教授劉炯錫分別在丹大布農族社區及達魯瑪克部落進行調查,除了想要了解原住民與自然的相處法則外,也希望透過保持原住民的狩獵傳統,來建立永續使用動物資源的模式;促使人與自然擁有一個合諧的共存空間。

在這次的研討會當中,議題涵蓋了兩生類與爬蟲類、淡水魚類與無脊椎動物、鳥類、哺乳動物、保育和復育;發起單位台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其他主辦單位希望能藉由這樣的盛會,讓參與人員能了解台灣最新的野生動物學研究成果與動態,並且希望所有與會的教授、研究生、政府官員與保育團體代表能藉由這樣的機會提升台灣保育工作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