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依靜 | 環境資訊中心

鍾依靜

數據是另一種語言。

擅長說話,但喜歡不會說話的山、海、動植物。

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文章列表

2025-03-28 09:50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昨(27)日召開「台灣第一高樹——大安溪倚天劍等身照」發表會。今年3月,曾二度來台拍攝巨木的澳洲攝影師皮爾斯(Steven Pearce)再度受邀,與研究團隊一同深入大安溪上游溪谷,展開為期六天五夜的探勘。他們上爬近1000...
2025-03-26 09:42
慈心基金會與林業保育署昨(25)日舉辦《農田方舟:野生動物棲地營造手冊》新書發表會,該書匯集15年來輔導陪伴綠保農友的經驗,打造100%屬於台灣農田與野生動物的在地經驗。手冊收錄11篇在地經驗,從系統性的農田概論、棲地保育,再根據陸域、水域...
2025-03-25 13:59
「向海致敬」計畫邁入第六年,環境部環境管理署昨(24)日舉行「海岸垃圾在哪裡?運用空拍AI辨識告訴你」記者會,公布首創AI向量海廢辨識成果。透過無人機(UAV)搭配影像拼接與AI分析,完整掌握海岸樣貌,並自動標註廢棄物位置與範圍,AI辨識海...
2025-03-20 18:19
台灣首宗氣候行政訴訟案今(20)日於台北士林高等行政法院進行言詞辯論庭。本案是關於經濟部是否有效規範用電大戶的綠電責任。原告委任律師簡凱倫強調,若《氣候法》旨在保障易受氣候變遷衝擊的脆弱族群,即便該法未明定脆弱族群定義,仍能援引聯合國政府間...
2025-03-20 11:04
為了減少鋼鐵業碳排,台灣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打造全球首座能通入氫氣、加熱至1600度的高溫反應爐,挑戰「以氫代碳」的技術極限。透過同步X光技術,首度捕捉氫氣還原鐵礦的完整過程,為鋼鐵減碳開出新路。 台灣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採用獨家技術...
2025-03-19 10:50
全球氣候變遷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甚鉅,尤其頻繁與高強度的熱浪(Heatwaves)。台灣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指出,埋葬蟲儘管有昆蟲界罕見的親代照護行為,也難抵高溫衝擊。當雌蟲難以儲備足夠的資源,導致產卵數減少、幼蟲體型變小,甚至孵化率也顯著下降。 ...
2025-03-17 10:51
台灣跨國企業監察(TTNC Watch)去年底揭露和碩印尼巴淡廠環安、工安問題,至今5個月以來,和碩始終未回應。台灣跨國企業監察本月13日再召開「和碩印尼廠化學物質暴露、廠房建物安全隱憂記者會」,要求和碩股東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介入,並呼籲...
2025-03-13 10:25
第22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主辦環團昨(12)日上午公告三大迫切環境議題票選結果。民眾投票前三名依序為:高雄馬頭山種光電毀山滅林、沙崙農場開發侵蝕瀕危草鴞棲地、國土計畫法延至2031年。環團最關注四接協和電廠改建,但該議題在民眾投票僅排第八...
2025-02-28 14:07
2月22日,永續女子天團開張的消息在社群平台Instagram上發出。「女子天團」招募的不是演藝人員,而是找回那群受過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訓練的女性能源健檢師。 身為永續女子天團團長的陳惠萍,充滿自信、面帶甜笑的告訴記者,「我不會這麼...
2025-02-26 10:01
歐洲環境局的高級政策官員馬林(Diego Marin)在全球數位人權大會上表示,世界迎來新一波的「綠色開採主義」(Green Extractivism)。過去五年全球因應能源轉型,從化石燃料開發轉向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板、風力發電和電動車。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