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防災怎麼做 居民的避災、減災之道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自主防災怎麼做 居民的避災、減災之道

2024年10月31日
公視記者 林書帆 顏子惟

從7月的凱米颱風,到10月的山陀兒颱風,極端氣候帶來的降雨量,一再超越防洪設施的保護標準……

2024年7月,凱米颱風襲台,這是相隔八年再度有強烈颱風登陸台灣,高雄平地單日累積雨量逼近900毫米,打破2009年莫拉克風災的紀錄,高雄愛河與流經嘉義、台南的八掌溪溢堤,許多聚落泡在水裡;10月登陸的山陀兒颱風,同樣帶來破紀錄的雨量,以及土石流、淹水災情。面對氣候變遷時代逐漸升高的災害風險,社區該如何自救、減災?

台東太麻里鄉大王村,保持警覺及時疏散撤離


山陀兒颱風侵台期間,在台東帶來劇烈降雨。

山陀兒颱風離開後十天,台東縣太麻里鄉的大王村,仍能看到怵目驚心的景象,暴漲的沙崙溪溪水沖破堤防,留下一個大洞,緊鄰溪旁的幾戶民宅遭到土石吞噬。山陀兒颱風侵台期間,累積雨量前十名的測站,有九個位於台東,發布土石流與大規模崩塌紅色警戒的區位,也是全台最多。

台東大學防災科技資訊中心主任王文清說明:「太麻里金針山有一個測站,在累積雨量達到1700毫米時就壞了,合理推估,金針山的累積雨量應該有超過2000毫米,這已經超過兩百年的防洪再現週期,而台灣大部分河川的保護標準,都只有50年。」


山陀兒颱風侵台降下豪雨,造成沙崙溪潰堤,溪岸民房被土石淹沒。

大王村村長黃貞英表示,沙崙溪50年來都沒有發生過潰堤災害,幸好社區成員受過自主防災訓練,因此能保持警覺,及時疏散撤離。黃貞英回想:「10月3號時,我們本來預計明天要正常上班上課了,就有點鬆懈,但當天傍晚六點多,部落青年會跟我講,那個溪水都已經黃黃的、有泥土的顏色了,我們才發覺不對,趕緊分頭撤離居民,連不是土石流潛勢溪流保全戶的也一起撤,否則可能有六、七個人就這樣喪命了。」

山陀兒颱風在大王村,雖然沒有造成人命傷亡,但房舍、農田被土石沖毀,對居民來說仍是沉重打擊。颱風過後,社區居民彼此協助、整理家園,還有民間業者提供車輛,清洗泥濘的路面。黃貞英認為,不論是災害應變或災後復原,完全依賴政府的力量,可能緩不濟急,這是推動自主防災的意義之一。


颱風過後,社區居民彼此協助,整理家園。 影像提供:黃貞英


民間業者提供車輛,清洗路面。影像提供:黃貞英

​​​​​​​​​台東大學防災中心主任王文清表示,台東92%地形屬於山坡地,發生坡地災害的風險本來就比較高,而且共有十多個地區,容易因交通中斷成為孤島,因此培養社區有一定的自救能力,非常重要。


台東縣金峰鄉主要聯外道路東64鄉道,受山陀兒颱風侵襲,路基嚴重掏空。

台東卑南鄉利嘉村,藉由對歷史災害地點的掌握,減緩衝擊


在台東縣卑南鄉的利嘉社區,平時提供長輩照護及送餐服務的文化健康站,在災害發生時會轉變為收容中心。

在台東縣卑南鄉的利嘉社區,平時提供長輩照護及送餐服務的文化健康站,一旦有災害發生,就會轉變為收容中心。這個以卑南族為主的聚落,具有向心力極強的青年會等部落傳統組織,他們會與社區巡守隊共同合作,執行災害應變等相關事務。山陀兒颱風期間,社區有部分歷史災害地點發生土石崩落,幸好居民們迅速反應,設置擋水板與沙包,防止災情進一步擴大。


山陀兒颱風期間,利嘉村自主防災成員設置擋水板。影像提供:林肯毅

利嘉村有兩條土石流潛勢溪流,不過村長林肯毅觀察,某些時常發生災害的無名山溝,反而容易被忽略,只能靠熟悉當地環境的居民密切關注。他也擔憂,近年侵襲台東的颱風雖有減少趨勢,但只要颱風一來,往往造成嚴重災情。

山陀兒颱風過後,林肯毅發現以往較少受災的山區道路,出現龜裂與邊坡滑動的跡象。他認為多年來的人為開墾,對災害的發生也有影響:「我小時候,山裡都是好幾人才能合抱的大樹,即使遇到強烈颱風也很少發生土石流。現在你從利嘉往山頭看,整片都是檳榔,但是老百姓要生活,好像也很難改變。」


山陀兒颱風過後,利嘉村村長林肯毅發現,山區有道路出現將近50公分的落差。

高雄仁武中華社區,及時啟動抽水機避免淹水


山陀兒颱風在高雄登陸後,市區多處傳出淹水災情,仁武區一處地下道,因為積水無法通行。

相較於山區,城市的開發更加快速,原有的蓄洪空間不斷被壓縮,高雄市仁武區的中華社區,位於後勁溪下游,地勢較低,容易淹水。2010年凡那比颱風期間,仁武工業區的油污和洪水一起流進社區,讓居民苦不堪言,慘痛經驗讓社區決心投入自主防災。

中華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吳凰琴說,如果後勁溪水位超過警戒線,就會溢流到溪旁的地下道,再淹進社區。山陀兒颱風期間,地下道還是有淹水,幸虧自主防災團隊成員密切注意社區內排水溝的水位,及時啟動抽水機,讓社區免於淹水。

高雄永安新港里,發展在地化的防災方法


颱風來襲前,高雄市永安區新港里漁民會預先降低魚塭水位,讓多出來的空間發揮蓄洪功能。

地勢低的沿海地區,也是容易發生水患的高風險區,高雄市永安區新港里,過去就飽受淹水之苦。里長何應成說,當地唯一一條大排水溝拓寬後,淹水問題確實有所改善,不過他們並沒有因此鬆懈,反而發展出一種在地化的防災方法。

何應成表示:「十年前水利局來鼓勵我們做自主防災,建議我們檢視自己的缺點在哪裡,我們思考後,覺得魚塭可能是導致我們淹水的原因之一。」

原來,養殖漁業是新港社區的主要產業,過去發生水災時,高價的石斑魚時常流到魚塭外,造成損失,這時漁民就會想要排出魚塭多餘的水,但如果同一時間正在下大雨,無法負荷這麼多水的排水溝,就容易溢淹,反而加劇淹水情況。

現在在颱風來襲前,漁民就會預先降低魚塭水位,不但能減輕排水溝的負擔,多出來的魚塭空間,也能發揮蓄洪功能。何應成表示,新港里的魚塭面積合計有33公頃,預先排水的滯洪量可達16.5萬噸,相當於一個永安區的滯洪池。

極端氣候趨勢下,須注意「殘餘風險」問題


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單信瑜認為,社區自主防災可以降低災害造成的衝擊,不過政府在這方面投入的資源與工程經費相比太過懸殊。

山陀兒颱風過後,政府表示2025年,中央編列的治水預算將增加159億,總金額達551億。然而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單信瑜提醒,必須注意「殘餘風險」的問題。

單信瑜解釋,如果堤防或排水系統做得更好,確實能降低淹水的機率與衝擊,但如果極端降雨超越了工程設定的保護標準,淹水還是會發生,這就是所謂的殘餘風險。透過推動社區自主防災,某種程度可以減緩災害造成的影響,但目前政府在這方面投入的資源,與工程經費相比,還是非常懸殊。

兼顧工程與非工程手段,才能減輕下一場災害帶來的衝擊


在氣候變遷趨勢之下,以工程手段防災有其極限,圖為凱米颱風帶來的驚人雨量。

另一方面,偏鄉通常自然災害風險較高,卻也普遍有高齡化、人口外流的問題,這也是推動自主防災社區的困境之一。單信瑜認為,如果社區本身有充足人力,可以自己執行疏散撤離、甚至簡易的災害復原,當然很理想,但防災社區的推動工作,重點還是在於提高居民的風險意識。

單信瑜進一步說明:「很多人不見得了解社區有哪些災害風險、危害程度,但如果透過訓練,讓社區至少有一部分人知道,過去發生過哪些歷史災害、下次可能發生災害的條件是什麼,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跟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分享這些訊息,這比我們學校老師講的、硬梆梆的理論可能更有用。」

此外,自主防災社區畢竟是自願參與性質,單信瑜觀察,有些社區即使在推自主防災,但真正受災風險高的居民卻未必會參與:「以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的保全對象來講,其實政府機關該做的,不見得是推社區防災而已,而是確保每個保全對象,都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風險,包括確認如果政府發了警戒,他會透過什麼方式知道?是App還是Line群組?必須確保所有目標受眾都能接收到相關訊息。」

在氣候變遷趨勢之下,殘餘風險發生的機率,可能會越來越高,以工程手段防災有其極限,加強風險溝通,提升社區居民應對災害的韌性,才能減輕下一場災害 帶來的衝擊。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自主防災怎麼做|居民的避災、減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