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成為被氣候變遷綁架的人 樸門永續設計在台知識交流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不想成為被氣候變遷綁架的人 樸門永續設計在台知識交流

2024年12月12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特約記者陽雨山 高雄報導

你能想像,每個禮拜來一次颱風,或者三天下完一年份的雨量,又長達半年不下雨是什麼樣的世界嗎?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正在上演的現實。當人們經受災害摧殘,許多樸門社群正努力實踐與推廣另類「AI」(ancestral intelligence,傳統智慧),以解決當前的課題。

自1984年起,有一群「地球使用者」們每隔幾年就會齊聚一堂、彼此交流經驗,今年來到第十五屆的國際樸門大會(International Permaculture Conference and Convergence)由台灣擔任主辦國,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高雄展開2天的議程。主題為「通往韌性之路~連接城鄉社區,共創韌性未來」,現場有台灣及30個國家的教育家、學者及實踐者約335人參與,12月4至13日還有交流會在台東展開。

QA時間。攝影:陽雨山
樸門永續設計在台實踐交流。攝影:陽雨山

「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以下簡稱樸門)是一種整合性的環境設計思維,如今有許多產官學及民間的實踐者,在自己的崗位上應用樸門,減少環境變遷的衝擊。環境部主任秘書蔡孟裕致詞表示,非常認同樸門社群的永續理念,同一時間世界各國在韓國討論塑膠公約會議,環境部目前則透過環保設計獎項、減塑、減碳作為政策重點。

主辦單位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江慧儀表示,本屆大會爭取在台灣舉辦,就是希望帶動更多地方社群的草根行動,以東部而言,經常面臨颱風第一排、旱澇、風砂、綠帶流失等窘境,應優先提升韌性與防災能力。她舉例說,「每次風災遇到停電、停水,地方居民就顯的很焦慮,但人們不應該只是坐以待斃、等著救援力量接觸自己,可以想一想,我們住在東部是否比住都市的人,更有機會掌控自己的資源?」

會場佈置使用植物素材,減少一次性塑膠。攝影:陽雨山
會場佈置使用植物素材,減少一次性塑膠。攝影:陽雨山

每個人能為自己做的比想像中更多

來自印度、高齡88歲的知名社會運動家與教育家庫瑪(Satish Kumar),終其一生都在為和平與環境議題奔走,他演講時呼籲,「現在是政府、企業要追隨樸門的發展經驗,包括教育、文化、環境等各領域都應參考永續設計的思維。」一般大眾則應從微小處開始,專注在自己可以怎麼做。

樸門永續設計架構的共同創始人霍姆葛籣(David Holmgren),從澳洲視訊連線分享,1970年代他才20多歲,從改善自家後院的糧食生產力開始做起,也努力著書寫作,迄今超過45年。作為先驅者,大衛提供理論框架指引人們透過系統性的設計思考生活模式,以逐步達到供需系統在地化和自給自足。

「去除依賴就不會被崩壞的系統打敗,」霍姆葛籣說,當社區居民不斷精進生活技能、找回自我修復能力,就能以「非貨幣經濟」面對各種世界危機,「首先就是去了解,自己的家到周邊腹地的資源現況。」

薩提斯.庫瑪 Satish Kumar。攝影:陽雨山
薩提斯.庫瑪(Satish Kumar)。攝影:陽雨山

東帝汶:永續設計進入國民教育 台灣:原民文化面臨消失危機

在東帝汶推廣樸門的萊莫斯(Eugenio Fatima Lemos),24年來致力於傳統知識與樸門永續設計的結合。萊莫斯特別重視年輕人,東帝汶低於35歲的人口有70%,影響青年就是影響未來。當傳統知識正在消失,唯有老中青共學,跟長者學習傳統知識、祭典儀式,就是在學習尊重土地與水源。

截至目前為止,萊莫斯與他的組織成功讓樸門知識進入中學課本。萊莫斯相信,「我們可以培養新公民,使他們具備知識、能力和信心來有效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魯凱族人的台東達魯瑪克部落的Lily(溫秀琴)與屏東霧台部落的Rungudru Pacekele(巴清雄),皆以來自土地的飲食文化作爲學術研究的核心關懷,成為族群文化的詮釋者。Lily說,「重新設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擅長的途徑就是從食物文化切入。」

台東達魯瑪克部落的Lily(溫秀琴)。攝影:陽雨山
台東達魯瑪克部落的Lily(溫秀琴)。攝影:陽雨山

巴清雄則直言,2009年莫拉克風災發生時,部落遭遇土石流,老人家相信,遵循傳統方式開墾的耕地是安全的,紛紛轉移到農地工寮避難,卻被外界認為不配合救災搭直升機撤離。老人家反問,「為什麼要把我們從山上帶走,我們田裡都還有食物,有養豬。」

災後一週,老人家上山,吃不慣空投進來的物資,仍吃著自己種的芋頭、小米存糧。空投的泡麵物資反被猴子拿走。巴清雄說,主流社會不理解我們的文化,小米就是我們的食物,小米消失的歷史,就是文化流失的歷史。

日本:緊密連結 在自己的社區建立里山

日本樸門永續設計中心主席設楽清和(Kiyokazu Shidara)指出,「里山」環境經歷好幾世紀的農林業實踐,延續下來的傳統生態知識,需要集體的力量執行管理,這促進了社區間緊密連結與責任感。保存下來的永恆地景,被認為居住了神聖的神靈而不被褻瀆,各地的神社佛寺即是在大自然當中體驗神性存在的場所,因為地景被賦予了宗教性,得以避免傷害與干擾自然的行為。

設楽建議實踐者們在自己的社區建立里山。匯集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即使在城市裡也能創造里山,帶孩子體驗里山的美麗,了解里山是如何運作,覺察自己在環境裡的行為都是有意義的,甚至進一步創造經濟價值,活化里山資源。

印度:「水問題其實是社會問題」 獎金競賽考驗村民動員力

波爾(Avinash Pol)是一位執業醫生,也是「Paani基金會」(paani foundation)的顧問,長期在印度中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推動大規模水資源改善工程,但不是透過政府力量,而是舉辦獎金優渥的限時競賽。每一個村莊都必須動員村民,以便在期限內留住最多的水及有機質。

波爾說,當地因為長年缺水,導致糧食缺乏、人口外移,更沒有人照顧土地,形成惡性循環,「旱災其實是社會分崩離析的展現,水問題其實是社會問題,就像我們把雙手靠緊,才能夠捧住水,整個社會要先凝結在一起,才能開啟改變。」


印度醫生阿維納什·波爾(Avinash Pol)推動地景改變的成果。攝影:陽雨山

波爾親自到各個村莊宣導抗旱措施,從初期培訓種子技術人員,讓他們回到自己的村莊帶動更多農民,完成後還要觀察兩年,保持綠帶與含水量。波爾的行動最終影響了6000多個村莊,1200萬人口、600萬公頃的土地都施作了水土保持工作。競賽活動結束後,替馬哈拉施特拉邦創造了超過5500億公升的儲水能力。

有了水、農地有了生機,下一階段就是如何提高收入又能兼顧環境永續。因此,基金會規劃了線上課程,由專家學者教導永續的觀念與技術、回答疑難雜症。例如農民團購種子以降低成本、減少使用化肥殺蟲劑、改用友善環境的方式防治蟲害,當作物產量提高,農民收入增加,就更有意願投入行動。

目前,Paani基金會與近4萬名農民就水資源保護、管理和永續農業實踐展開合作。

非洲:讓人們真正理解技術工作與實作

托帕(Natalie Topa)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UN WFP,World Food Programme)的顧問,她在非洲各種留不住水的地方推廣樸門永續設計工作長達20年,帶領難民營和貧困受災的村莊,保護水資源的同時也恢復土壤韌性。他表示,旱災、水災的本質是一體兩面,而在非洲,旱災不停循環,表示環境已經崩壞,土壤與水文急需重建。而托帕的工作,就是重新發掘土地的智慧,教導民眾透過設計脫離困境。

托帕不認為面對氣候變遷,最貧窮的人只能表現無能為力。她知道人們用化學物質把土地變乾,土地乾才是不下雨的肇因,乾旱並不是因為沒有下雨。她也明白,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放棄生活去專職務農,因此她教導農夫保水技巧,跟當地人一起合作,恢復土壤生產力。

「世界現在流行談人工智慧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但地方需要的是傳統智慧的『AI』(ancestral intelligence)!」托帕說。

娜塔莉・托帕(Natalie Topa)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非洲工作的顧問,她認為教民眾使用簡單易懂的工具改變自己的家園很重要
娜塔莉・托帕(Natalie Topa)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非洲工作的顧問,她認為教民眾使用簡單易懂的工具改變自己的家園很重要

印尼峇里島:社區韌性來自家庭

峇里島有多元的社區與生活方式,但也受到嚴重的觀光衝擊。

馬哈尤尼(Gusti Ayu Komang Sri Mahayuni,簡稱薩尤)來自峇里島,目前任職於IDEP基金會(idep foundation),在教育界引介樸門概念的教案已進行了25年。薩尤觀察到,年輕人懶於走進山林,那就把森林帶到年輕人身邊。

印尼有很多天災,經常面臨颱風與地震,「人們經常埋怨為何要遇到天災」。薩尤說,「我們思考的是,如何幫助重建家庭」,包括災後要用什麼材質重建比較安全、要挑選什麼地方比較好等重建議題。

薩尤聚集青年、婦女、弱勢族群,提供他們教育培訓機會,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帶領社區在經歷每一次災害時,不會被摧毀。從準備救難包、盤點社區菜園、標記野菜、藥草生長地點、搜集雨水儲水備用、建立清潔與乾淨的生活衛生觀念,甚至照顧心理健康,應對創傷與壓力能有指引。薩尤從他的工作經驗總結四點建議,給有志投入的社區工作者:可實踐的計畫、可負擔性、可以適應當地狀況、以及使用當地資源。

會場周邊有展牆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組織或代表可以宣揚地方情報。攝影:陽雨山
會場周邊有展牆,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組織宣揚地方情報。攝影:陽雨山

菲律賓:不想成為被氣候變遷綁架的人

呂宋島的樸門工作者彼得斯(Bert Peeters)定居當地多年。菲律賓北部有很大的人口壓力,土壤流失和垃圾問題非常普遍。彼得斯傾向使用有創意的方式,引導村民想像更美好的世界會長怎樣、又能如何參與其中。彼得斯認為,人們所需的東西就在身邊,只要把生態系統帶回日常所需的設計之中。人們要能經常看著自然思考,並從自然中學習。

當地人相信「眼見為憑」,因此他致力打造各種趣味、美麗、舒適、可食又有生態功能的地景,從療癒小菜園到教學中心,處處展示所謂的生態設計是如何運作,尤其是颱風過後很快恢復原貌運作的自我修復能力。彼得斯說,「永續設計本身也是好玩的,好玩才能走得遠,就像一場有人指導你的遊戲,老師就是大自然!」

全球化帶來的環境苦果顯現在世界各地,樸門永續設計的前輩期許年輕實踐者們,不需要照著教材複製別人的成功案例,而是要與在地知識連結,結合傳統知識與現代適切科技,從自己開始,打造有韌性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