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灌溉之源到歷史見證
瑠公圳源自新店溪,與霧里薜圳、大坪林圳整合,灌溉了景美、公館、大安、信義、松山等地,成為台北盆地農業與都市發展的基石,隨著抽水馬達的出現與農業需求的減少,碧潭取水口和沿線圳道逐漸荒廢。僅有少數原始圳道,如新店圳頭段500公尺的親水步道,得以經過整治而保留。
經常帶領民眾走讀水圳的文史工作者何文賢表示,瑠公圳圳頭段保留了不同時期的水利設施,包括抽水站、水門和日治時期的鵝卵石堆砌邊坡等,這些歷史遺跡展現出豐富的文化價值。然而,現今部分圳道已被改建為停車場、防火巷,或成為垃圾和廢水的排放口,民眾無法親近與了解水圳的史蹟與故事。
文化景觀的守護與挑戰
此外,瑠公圳兩岸歷史建築如蔡金木老宅,是少數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抬梁式建築,蔡宅後人賴碧珍女士一家在此居住近80年,對瑠公圳與老宅深具情感。他憶起童年時代,外祖母在水邊洗衣、自己戲水抓魚的景象,而作為早年唯一的水岸民宅與見證萬新鐵路發展的象徵,也即將面臨拆除的危機。
蔡金木老宅因歷史因素,家族雖然擁有房屋所有權,但老宅土地隸屬於當時的瑠公農田水利會所有,過去賴碧珍女士的家人數度申購土地,卻遭以「機關用地 歉難辦理」回絕,水利會於2011年以「無人居住」為由出售給建商,導致居民與建商之間纏訟十餘年。
最後,台北地方法院判決賴碧珍敗訴,並預計11月21日強制執行拆屋還地。屋主賴碧珍不解,為何家族當年申購土地遭回絕,卻轉手賣給建商開發使用。民間團體也發起聲援,認為這棟日治時期興建的建築,與其周邊多處水利遺構,是非常重要的公共文化資產,需要一同被保留下來。
律師黃昱中表示,監察院在2021年做出調查報告,點名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賣地過程有瑕疵,因此他認為不應該貿然強制執行。環境法律人協會祕書長郭鴻儀也指出,這起案件最特別的地方是,賣地的角色是國家,透過轉賣給私人,再來對第三人進行拆屋還地,在嚴重侵害居住權之下,應該要暫時停止拆屋行為。
文資提報與未來展望
同時,新北市文史學會為了留住逐漸消失與破壞的瑠公圳水利遺構與地景,四度向新北市文化局提出申請,要求將瑠公圳圳頭段沿線,包括蔡宅、瑠公圳圳頭段引水設施、抽水站、瑠公紀念大樓、圳頭祭、萬善同歸塚、過水橋及親水公園步道等地,列入文化景觀。
新北市文史學會專案執行長夏聖禮強調,瑠公圳頭段的歷史意義不僅在於水利設施本身,更體現在人與空間、圳頭祭等文化的延續,未來若能列入文化景觀,就應對水利遺構投入更多經費加以保存。賴碧珍認為,保存瑠公圳沿岸地景,不僅是對過往歷史致敬,也是為未來留下一個具有回憶與思考的公共場域。
文山社大專案經理李明哲也指出,蔡宅等於是連結萬新鐵路、和美煤礦、瑠公圳重要的文化樞紐,「當你把這些見證常民記憶的建築拆除,所有的歷史景觀,都只剩下書本知識,後代子孫沒辦法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對應的文化資產。」
新北市文化局在11月12日和12月12日舉辦兩次文資委員會勘,並表示將召開審查會議,再決定是否列冊追蹤。面對瑠公圳水利遺構的保存議題,反映文化資產保存與開發的矛盾,更涉及居住權及公共利益的權衡。這場關乎歷史與未來的對話,仍在進行中……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守護百年瑠公圳的人與屋:文化保存與居住權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