瑠公圳,台北開發史裡一個耳熟能詳的灌溉水道。
現任教於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的李宗信,出生在屏東萬丹,家住水仙村,小時候對歷史興趣不大,倒是「鄉土故事」聽得多,「廟」接觸得比較多,但從小喜歡聽故事,上起歷史課仍特別有活力。
雖然大學唸歷史,然「歷史的人事時地物和現實無關,無法和生命串連,或史料還鎖在學院裡而非由老百姓活用,容易產生距離,」後來遇上台灣史,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乃為啟蒙之一,「發現原來跟生命有關,過去做了什麼事影響到今天,鑑古知今。中國動輒數千年歷史,台灣史很近,那個緊密感就出現了,開始想要投入,為了了解自己。」他說。
攻讀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之際,在吳學明教授開設的小區域史課程上,則首次深入認識了台北平原的水圳,拜讀溫振華教授〈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後,激發追隨先驅腳步,由跨領域的視角專注台灣區域史研究,笑稱「本來當國小老師還有教棒球的心願,從此改變了!」
GIS,新工具的融貫
地理資訊系統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結合地理學與地圖學,廣泛應用於多元學科表現傑出,空間塑成了歷史新解。2005年,李宗信參與中研院「時空座標──歷史地圖運用的推動」計劃,以瑠公圳作為一個試驗主題,「若只是還原史實的視角太狹隘,以前也沒學過GIS,所謂歷史地圖,即用現代工具來重構歷史事件,將新工具充分運用,新學術研究亦更有價值。」他表示,不然瑠公圳,眾多史學前輩早探究精深。
不過,以往的研究成果,水利史多半被置於台北盆地拓墾史的框架之內,即便能藉此對埤塘、水圳的歷史沿革、經營管理及時空分布特性上有所了解,卻無法進一步追問兩個問題:這些水圳是否、又如何串起上下游「有利同享、有難同當」的社會關係?再者,自然條件僅僅是影響水圳開發的固定因素嗎?
空間撐大了討論、分析的空間,可以提問新的問題,且驗證既往的研究。如今,大部分埤塘都已經跟圳道一起被填埋不復見,而一旦套疊當今地形圖,鮮明對照釋出意義,比方埤塘與瑠公圳曾經的依附關係立刻有跡可循,比方19世紀後半在新店溪上游的茶園產業惡化水文環境,為導致瑠公圳、大坪林圳洪患或缺水乃至水利秩序變化之要因。
GIS有效統整龐雜的水利史料,重現清代台北平原圳道的動態樣貌,該計畫持續至2009年,陸續加入擁有海外水利史研究觀點及具備環境變遷分析方式的成員,李宗信強調,正因齊備新方法(GIS)、新文獻(20餘份土地契約)、新切入視角這三個擴充、轉化因素,才得以再次娓娓訴說其身世,同年並發表成果〈水利秩序的形成與崩解:十八至二十世紀初期瑠公圳之變遷〉一文。
水利社會的誕生、崩解、新生
1708年(清康熙47年)的歷史舞台,5名泉州籍民合資組成「陳賴章」墾號,向諸羅知縣請墾大加蚋荒埔,揭開台北平原漢人墾殖序幕。1736年(乾隆元年),郭錫瑠由彰化北上松山一帶進行開墾,「前大圳時期」星羅棋布的埤塘,成本雖低但水量不穩,郭變賣家產、開圳導溪,奮鬥22年後,因景美溪暗渠遭洪水沖毀,憂思修復資金抑鬱而終。郭曾居彰化,在施厝圳通水後,移居台北同樣投資水利事業,帶動水田化及日後經濟社會發展,引人好奇「彰化經驗」之歷史機遇,合理推判「可惜缺乏直接證據」。
台北平原先後由民間各自興築三大圳道:霧裡薛圳、瑠公圳、大坪林圳。埤塘和圳道各自維繫著不同人群的生產命脈,構織綿密的水利網路。三大圳性格歧異,決定了它們在19世紀一百多年來面對災害頻仍時的命運。
日治時期「化私為公」官方漸次介入管理,包括1901年(明治34年)頒布〈台灣公共埤圳規則〉,1921年(大正10年)頒布〈台灣水利組合令〉,整合水利組織,整併水利設施等政策,1907(明治40年)~1915(大正4年)霧裡薛圳、大小埤塘併入瑠公圳;戰後大坪林圳也被合併。「河海公有,不可被私人壟斷,必須公共化,官方負責監督,像埤塘浮覆地的官司,通常判給水利組合。
公共化、法人化尤其是日本人引進的概念、制度,較之難以考據的歷史闕漏,對能存活至今的文史資料或水利組織做出不小貢獻。」他補充。1920年代開始,都市化發展農地面積縮小,促使瑠公圳必須在功能上轉型,比如排水路、國民住宅、道路橋樑、防火水道等等。
水利社會一詞首先由日本學者森田明提出,所謂水利社會,即「以水利為中心,所延伸出來的區域性社會關係體系」,瑠公圳現在除了溫州街一小段支流遺址,早已被加蓋掩埋,田野調查困難,那麼,它為何重要?因為其通水,台北平原得以凝聚為一個帶有「公共」性格的整體,具體而微地展現了台北平原甚至是台灣歷史的發展脈絡,水利社會的崩解不等於水利社會的終結。
待續,走經穿越
畢竟是在有限的資料裡拼湊蛛絲馬跡,「最後一手的第一手資料,最完整的保留在地主那兒,再來才是水利會,兩大圳一個在辜家一個在板橋林家,豪門深似海,不知道哪天願意拋出。」李宗信慨嘆,尚待努力。
奠基於思考、研究了近十年的瑠公圳,一書順時流暢敘述,前半段學術論述扎實嚴謹,後半段旨向都市化永續經營,結構俐落,深入淺出,一個生動的故事。他認為不光發思古情懷,「產業轉型,水圳自然消失。好好保存水圳頭,哪天生活品質、生命優先於便利性的考量,對於環境或有不一樣的對待。」
《瑠公大圳》
作者 :李宗信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4/11/05
事實上,今日耳熟能詳的瑠公圳,包含了清代先後由民間各自興築的三大圳道——霧裡薛圳、瑠公圳、大坪林圳,以及由圳道所流經並串接的大小埤塘。
這些埤塘和圳道,原本各自維繫著不同人群的生業命脈,縱橫交織成台北平原的水利網絡,但在日治及戰後漸次由官方接管,並在水資源利用等考量下被合併、改修或填埋,漸成今日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