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加勒比海「種珊瑚」 宏都拉斯珊瑚復育訓練過程大公開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潛入加勒比海「種珊瑚」 宏都拉斯珊瑚復育訓練過程大公開

2024年12月27日
文: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林映臻

根據海底地形、氣候、海流等,世界各地復育珊瑚的方式都有些不同。半年前,筆者飛越了半個地球,前往宏都拉斯的羅丹島(Roatan),學習這座海島的保育行動及「海洋造林術」:開放水域的珊瑚移植。

台灣東北角、澎湖復育珊瑚時,多會先將珊瑚固定在水泥基座上,如東北角會在環境較穩定的廢棄九孔池內復育,等珊瑚長大後再移植到海裡;Roatan則因為沿海地形平穩、海流不強,習慣在開放海域的平坦沙地上建立高支架固定小珊瑚,長大後再往外移植。

羅丹海洋公園(Roatan Marine Park,以下簡稱RMP)提供的珊瑚復育課程須向合作潛店預約,且必須擁有潛水證照,具備良好的中性浮力才有訓練資格。

課程分成Adventurer、Ambassador兩種,兩者都會教導珊瑚的基礎知識、困境以及如何協助清潔。但筆者選擇的Ambassador課程,可以進一步移植珊瑚,僅需兩天即可上完。

羅丹島擁有僅次於澳洲大堡礁的第二大珊瑚礁系統。照片來源:Daniel Gillaspia/Flickr(CC BY 2.0)

第一天:了解珊瑚復育知識與困境、挑選適合復育種類

珊瑚白化是全球共同的問題,全球暖化、海洋污染都是原因之一,隨之而來的是海岸退化、沿海生態系消失、製藥產業缺乏原料、糧食安全威脅等衝擊,對日常生活影響相當大。

近幾年,加勒比海岸的石珊瑚,除了珊瑚白化,也飽受石珊瑚組織損失症(stony coral tissue loss disease,SCTLD)的威脅。 自2014年在佛羅里達發現後,2020年正式侵入羅丹島,目前透過抗生素來圍堵疾病。不過,這種細菌以水為媒介,擴散速度很快,仍需要密集監控。若發現生病的珊瑚,潛水員可以透過拍照協助RMP做疾病監控並放上標籤,再拍照提供相關組織追蹤。

珊瑚復育通常會選擇當地相對具生存優勢,且容易成長的珊瑚。其中較適合羅丹島環境的是枝狀的軸孔珊瑚,不僅生長速度快,在日漸升溫海水中的生存適應力也較高。

SCTLD透過海水快速傳播,照片上白色區域周圍有一圈明顯的塗料,是用以避免細菌持續在同株珊瑚上擴散的抗生素,同時以標籤做記號,方便組織追蹤感染情形。圖片來源:Roatan Marine Park官網

第二天:翻身入海 實際操作珊瑚移植

有珊瑚的地方就容易生成藻類,因此復育珊瑚用的支架必須定期清理,避免影響珊瑚生長。

主幹架面積大較好清潔,但綁著珊瑚的塑膠繩僅有幾公分長,得注意不能刷到珊瑚,清理起來比較耗時耗力。此外,清理的同時還要注意海的流向,否則容易撞上支架,迎著海流清理是最好的方式。

中間的插曲是,參與支架清潔時一度覺得手指刺痛,事後才發現有火珊瑚(fire coral)在塑膠繩上。這是一種看起來像珊瑚,但其實比較接近水母的生物。它默默在手上留下不少又腫又癢的印記,折騰了一個多禮拜才消失。

清潔珊瑚支架是訓練課程之一,先使用刷子將架子上的藻類清潔乾淨之後,再使用菜瓜布清潔塑膠繩,圖片來源:Antonio Busiello for Roatan Marine Park

清理完成後,必須在復育紀錄上寫明每一支架共有幾株珊瑚、此次新增幾株、幾株白化、生病、是否已達到可往外移植的尺寸等情況。

然而,珊瑚生病時也會變白,究竟珊瑚是生病還是單純白化,是記錄時的一大考驗。若是白化,整株珊瑚會呈現均勻的白色;若是生病,白色區域則是以感染處為中心點往外擴散。只要是白化和生病嚴重的珊瑚都需要移除,避免影響健康的珊瑚生長。

完成紀錄之後,就是最期待的部分了。從支架上慢慢長大的珊瑚中,尋找與小指差不多長度的珊瑚,以鉗子剪下後用塑膠繩綁住,再固定到支架的其他空位上,以培養更多珊瑚苗。而碰觸珊瑚時,他們會發出黏液保護自己,不過通常不會對皮膚造成太多影響。

最後一個步驟,要尋找支架上超過三個分枝點、適合往外移植的珊瑚,綁上追蹤編號。找到平坦合適種植的地方後,先用刷子將礁岩表面的藻類移除,再使用鐵鎚敲打、磨出平坦的三角點,放上有機質黏土後,將珊瑚支點瞄準輕壓在黏土上,再把黏土稍微覆蓋到珊瑚上加強固定。最終用手掌晃動海水模擬海流經過,若珊瑚沒有移動便大功告成,正式成為珊瑚復育大使!

完成訓練課程之後,RMP會發放完訓證書。照片來源:林映臻提供

受訓完成的潛水員,可以一起出海幫忙記錄及移植工作。可惜的是,當時完成課程後已接近離開時間,加上RMP人力不足,沒有機會參加志工日,是在島上的小小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