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
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 模擬地震、海嘯等災害現場
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27日在台南登場,內容包括模擬演練大規模地震、海嘯及關鍵基礎設施爆炸等災害現場,動員人數加觀摩團有1500人,驗證中央、地方及民間的應變能力;總統賴清德和副總統蕭美琴也會視察演練。(公視新聞網報導)
瀕危物種「窄脊露脊鼠海豚」 馬祖坂里沙灘擱淺亡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馬祖校區助理教授陳銘仁,27日傍晚在坂里沙灘發現一隻擱淺海豚屍體,經查屬瀕危物種窄脊露脊鼠海豚,已報請海巡署人員處理。陳銘仁說,這隻死亡的海豚體長約50公分,尚未腐爛,可能近日才死亡,他研判是屬於保育類瀕危的窄脊露脊鼠海豚,覺得相當惋惜。通報後,基隆市產業發展代理處長蔡馥嚀與中華鯨豚協會人員也查證,確實是露脊鼠海豚。(自由時報報導)
能源公司要在彰化偏鄉設置農業設施 村民全反對
彰化縣芳苑鄉土地面積大,人口相對少,一家能源公司申請在新街村設置「農業設施」,27日在社區活動中心舉辦說明會,村民聽說是處理廚餘、家禽排泄物的設施,除了當場表達強烈反對,也要求鄉公所不要核發建築許可文件。(聯合報報導)
台中鴻禧高球場環評替代方案 環委建議不應開發
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為增加第10至18洞面積而提環評,卻因涉及石虎棲地、林相完整等原因在2019年認定不應開發;27日重新遞案,環委認為替代方案開發面積不減反增,仍建議不應開發。(中央社報導)
彭啓明喊話賀瓏 願上夜夜秀說清楚露天垃圾處理
環境部長彭啓明27日表示,自己被賀瓏夜夜秀點名,而他也很願意上節目說清楚關於露天裸露垃圾處理問題,怎麼用覆土或打包方式蓋住解決。也指出節目必須要更環保、低碳,有進步空間,環境部可以幫忙、作為台灣低碳媒體標竿。(中央社報導)
玻利維亞百年暴雨肆虐!50多死10萬人撤離 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玻利維亞總統阿爾斯(Luis Arce)26日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因連日豪雨引發嚴重洪災,已造成超過50人死亡,並迫使逾10萬人撤離家園。據《路透》報導,玻利維亞全國9個行政區均遭受洪水侵襲,其中一個地區已被列為災區,另有3個地區進入緊急狀態。玻利維亞約有1200萬人口,雨季通常從11月持續至3月。然而,該國氣象部門「國家氣象水文局」(Senamhi)專家瓦爾珀(Lucia Walper)表示,今年3月當局仍持續發布多項橙色與紅色警報,警告河流水位暴漲,並已將警報期限延長至4月,顯示此次降雨強度與持續時間異常嚴重。(自由時報報導)
波蘭准建首座核電站 歐盟審批成關鍵
波蘭電視新聞網TVN24報導,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Andrzej Duda)正式簽署法案,核准以144億歐元(約新台幣5143億元)建立波蘭首座核電站。但此計畫仍需歐盟批准,審視是否符合歐盟國家援助規則,目前相關審查進行中。(中央社報導)
IUCN將彈塗魚列為瀕危物種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7日公佈了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最新版。日本方面,棲息在九州有明海等地的彈塗魚被新列為瀕危物種。據分析,沿岸開發和填海造地導致灘塗消失,加之濫捕導致彈塗魚數量比15年前減少了至少30%。(共同社報導)
環境省確認1隻野放日本雷鳥成功越冬
日本環境省信越自然環境事務所26日宣佈,人工飼養後放飛至長野縣中央阿爾卑斯山脈的1隻屬於瀕危物種的日本雷鳥成功越冬。據稱,這是從雛鳥人工養大後的個體首次在大自然中越冬。有望今後在野生環境中進行繁殖。(共同社報導)
歐盟重啟採礦業引發環境擔憂
歐盟委員會3月25日公布了 47個在歐洲土地上開採、加工和回收戰略金屬的優先項目,其中包括生產電動汽車電池必不可少的鋰、以及其他的銅、鎳或鎢礦等等。按照歐洲工業專員法國人斯特凡納.塞約爾內(Stéphane Séjourné)在布魯塞爾新聞發布會上的說法,此舉是為了擺脫未來歐洲工業對中國原材料的依賴, 他說:「未來中國的鋰不應該成為今天俄羅斯的天然氣。」不過,在關閉礦業30多年後重新啟動採礦,在歐洲的投資者遇到重重阻力。根據歐洲僅有的一項相關研究,人們的擔憂尤其與環境有關,擔心景觀的喪失、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枯竭、空氣污染、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以及森林因此遭到砍伐等等。(法廣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