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裡辦公,鄰居比想像中的還多。不是要和分享鬼故事,而是辦公室周邊樹林圍繞,有許多小動物在那裡串門子、找午餐和打盹休息。其中最容易遇見的鄰居就是鳥了。在不絕於耳的鳥叫聲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彎嘴畫眉」。牠聲音清亮,婉轉多變,是個歌唱高手。歌手上台表演總要梳妝打扮,小彎嘴畫眉可是也穿著花紋衣裳呢!
小彎嘴畫眉的羽色屬於暗色系,但再仔細一點看,可以發現牠的配色其實非常豐富。胸腹為黑白相間、一點一點的縱向紋路;背部則是紅棕色搭配深橄欖綠;眼睛周邊有一道明顯的黑色,鳥友們說像掛了黑色眼罩,上方還畫了一條細細的白眉。牠的嘴巴顏色也很有趣,上黑下白,像是一把彎刀。但想要親眼見到牠,卻沒這麼容易。小彎嘴畫眉生性機警,又怕人,總是在人發現牠之前,就跳進灌叢裡躲起來。

之所以說「跳」,是因為小彎嘴畫眉的翅膀短又圓,所以飛不遠,因此跳躍是移動的另一個好選擇。既然不擅長飛,就要選擇不高的地方活動。森林底層、灌叢、草叢或地面上都是小彎嘴畫眉常會出沒的地點。巢的選擇,也在接近地面或離地約1公尺的地方。常見的巢材有芒草、花穗和長條形的草葉。在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內,就曾經拍攝到小彎嘴畫眉啣著巢材的畫面。

走進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時常能夠聽見小彎嘴畫眉的歌聲。「果歸」、「果果歸」或是「歸、歸、歸~」的唱著。基地內的自動錄音機也頻繁地收錄到牠們的叫聲,因此成為我們的Podcast頻道自然谷之聲的常客。這片信託基地林相茂密,是一片經過十多年保育,由廢耕地轉變成的次生林。在這裡,有附著在石頭上的苔蘚、低矮的灌叢、豐富多樣的蕨類,以及各式各樣的喬木。因此,小彎嘴畫眉在這裡非常容易隱身,是牠絕佳的棲息地,常常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只能望著蓊鬱的森林拼命睜大眼睛,搜尋牠們的身影。
小彎嘴畫眉是台灣中海拔以下常見的鳥種,但牠可是台灣才有的特有種。另一種名字很相似的大彎嘴畫眉,體型比較大,沒有白眉及黑色眼罩。在國外,還有一種長相與小彎嘴畫眉非常相像的鳥,叫做棕頸鉤嘴鶥,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南亞及南亞。棕頸鉤嘴鶥的嘴巴顏色和小彎嘴畫眉不同,上喙尖端為黃色,其餘部位則非常相像。
說到這裡,如果你已經頭昏腦脹,覺得這幾隻鳥都長得一樣!沒關係,這是很正常的,就跟第一次見面的人,也很難馬上記起來他的長相一樣。賞鳥本該是一件快樂的事,和生態觀察一樣,多看,自然就會有印象,即使不認得也沒關係,有機會聆聽牠們悅耳的歌聲,也是很棒的享受。


小彎嘴畫眉的歌唱秘密
小彎嘴畫眉 檔案
中文名:小彎嘴畫眉
別名:小彎嘴鶥、小彎嘴、台灣棕頸鉤嘴鶥
科名:畫眉科
學名:Pomatorhinus musicus
分佈:台灣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林區及草叢地
生態:生性機警,常在森林底層或灌叢內活動,以植物之果實、種子或小昆蟲為食。
特徵:
- 體長19~21公分,屬於中型畫眉鳥。
- 嘴長且向下彎,形似彎刀,上喙黑色,下喙則為米白色。
- 雌雄鳥同色,頭部以黑、褐、白三色為主,眼部上方有一條明顯的白色縱紋自嘴喙基部延伸到後頸,眼部周圍則為黑色,後頸紅褐色,上胸有黑色縱紋,其餘全身大致為粟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