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海域輪船觸礁傳漏油、愛沙尼亞科學家用舊手機造迷你資料中心、泰國野象闖店覓食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金門海域輪船觸礁傳漏油、愛沙尼亞科學家用舊手機造迷你資料中心、泰國野象闖店覓食

2025年06月10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6月9日

沉寂2年再現蹤! 竹圍漁港北堤沙灘2對小燕鷗繁殖下蛋

桃園竹圍漁港北堤曾是二級保育類夏候鳥小燕鷗在北台灣最大的繁殖地,近兩年因遊蕩犬干擾與棲地環境變遷,讓小燕鷗轉往附近沙灘繁殖,今(2025)年5月陸續有兩對小燕鷗現蹤竹圍漁港北堤繁殖下蛋,桃園市野鳥學會表示,相關單位會勘後已加強入口處封鎖,除了野鳥學會列冊調查巡守義工,一律不准人車進入,希望保護小燕鷗不被打擾。(自由時報報導

625萬件舊衣堆成山! 彰化首辦改造課開放就秒殺

彰化縣一年舊衣回收總量約5000公噸,若以每件衣服平均800公克計算,相當於625萬件舊衣,數量驚人。為了讓舊衣延續生命、循環再利用,環保局今年首度開辦舊衣改造課程,沒想到民眾反應踴躍,首場剛開放就被秒殺。(自由時報報導

鋼鐵水泥碳量試申報115年啟動 國內外標準相同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定2026年上路,將對高碳排放進口產品課碳權費用。環境部9日說,正研議台版CBAM,預定明(2026)年1月啟動鋼鐵及水泥碳排量試申報,國內外標準相同。至於何時收費及收費方式,將借鏡歐盟的相關執法進度,目前歐盟也還未訂出繳費辦法。(中央社報導

「鑫豐輪」烏坵觸礁傳漏油 金門環保局吸油機材緊急岸際防護

國籍「鑫豐輪」於金門縣烏坵鄉海域機艙進水,並出現疑似有油料微漏情形,金門縣環保局9日表示,已於第一時間協請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海巡隊幫忙,利用烏坵島上現有攔油索等機材先進行岸際防護,環保局評估派員前往。(自由時報報導

回填廢土7個月不法獲利850萬危害8公頃農田 雲檢追2年多查獲

雲林地檢署經過兩年多追查,查獲以41歲魏男為首的非法廢土集團,與36歲陳男開設的車隊合作,從北部載運營建工地及土石堆置場的營建混合物與無機性污泥(俗稱土餅)到雲林縣多處農地違法回填,短短七個月回填廢土逾9.6萬噸,不法獲利達850萬元,受害農田約八公頃。(自由時報報導

控漁電共生案場釀4萬斤台灣鯛死亡 嘉縣養殖戶陳情要求廠商賠償

泓德能源旗下新勝能源開發公司在嘉義縣義竹鄉進行漁電共生案場設置,但案場鄰近的蔡姓養殖戶投訴,他位於光電場旁的養殖場,因各種車輛、機具,發出巨大震動,導致養殖的台灣鯛大量死亡,數量達4萬斤。案場人員派人將死魚撈捕,要送交檢驗,事隔一個多月未提供檢驗報告,已向警方報案,要求政府機關徹查。(自由時報報導


泰國野象闖店覓食 專家籲友善驅離防人象衝突

泰國發生野生大象闖進雜貨店搶劫,吃掉大約台幣900塊錢的零食,然後悠哉離開。雖然爆紅影片網路傳開,卻也凸顯野生大象因棲地減少,頻頻闖入人類社區找東西吃,人象衝突議題再度受到關注。(公視新聞網報導

研究:森林覆蓋回復工業化前 全球氣溫也降不了1度

科學家模擬如果人類能徹底發揮造林潛力,增加約460萬平方英里面積樹林,讓地球森林覆蓋恢復工業化前的程度,看會發生何種情況。研究發現,就算徹底重新造林,讓地球的森林覆蓋程度回到工業化之前,也只能讓全球均溫降低攝氏0.34度,不足以抵銷工業化以來造成的暖化。(中央社報導

英研議「鹼性水解」葬 遺體液化排入下水道引熱議

英國未來民眾處理身後事,除了傳統的火化或土葬,或許將有「鹼性水解」的新選擇,利用水、鹼性化學物質、熱力和壓力,在18小時內將遺體分解為液體和骨骼碎片。骨骼和牙齒在此過程中得以保存,經研磨成粉末後可交還家屬,其餘身體組織則轉化為液體,理論上可排入污水系統。(自由時報報導

舊手機迎第二春!科學家打造「迷你資料中心」,首度水下實測成功

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University of Tartu)的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方法,能重新利用舊智慧手機,把它們串聯起來,打造可用於即時處理資料的「迷你資料中心」。該研究團隊表示,最永續的環保解方是讓使用者儘可能長時間保留自己的手機,但科技進展快速,加上時尚潮流變化多端,要實施其實相當困難,因此他們決定跳脫思維框架,尋找其他永續的替代方案。(科技新報報導

美國地質調查局認為大盆地地熱資源能供應10%美國電力

川普出了名的討厭節能減碳,不過川普政府對某可再生能源倒是並不排斥,就是地熱,不僅不阻撓,還要加速推動,5月底美國內政部因應川普能源政策,將以緊急許可程序加速地熱計畫,減少審查時間,由數個月縮短至28天。(科技新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