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
永和山水庫備援引水工程環評過關 加強石虎保育
自來水公司為穩定區域供水,提出苗栗縣永和山水庫備援引水工程環評案,預計在豐水期增加2000萬噸以上引水蓄存量。經環委於環評大會中確認石虎保育、移補植樹木等對策後,本案補充修正後通過。(中央社報導)
屏東縣府召開監督核安會議 決議反對核三重啟
屏東縣府昨天召開今年第1次「監督核能安全會議」定期會議,針對核三廠除役進程及近日「核三重啟公投案」進行討論。屏東縣消防局表示,與會專家普遍對核三重啟表示憂慮,並認為核三廠設備已老舊,延役不僅增加營運風險,更違背全台推動多年非核政策;有專家指出,核三廠位於地震帶鄰近地區,除役規劃應排除政治變數,以安全為最高原則。(中央社報導)
悲!台灣黑熊武陵山莊附近中陷阱 前左掌組織壞死局部切除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梨山工作站人員17日在武陵山莊附近樹林發現有黑熊受困陷阱,通知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同時調度梨山工作站人員,會同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獸醫師與雪霸處人員共27人到場救援。黑熊經麻醉連夜後送,今晨送抵生多所野生動物急救站醫療,左前掌部分組織壞死局部切除。保七總隊將追查民眾設陷阱的違法行為。(自由時報報導)
坪林貢寮擬設有機促進區 新北市:持續盤點
新北有機農地驗證面積共375.84公頃,約占全市農地3%。農業局今年在坪林、貢寮將推動設置各10公頃「有機農業促進區」,盼年底上路,正整合農民意見。但議員認為新北幅員大,僅選2區太少,要求再擴大,並協助擴展銷售管道。市長侯友宜請農業局持續盤點、溝通推動。(聯合報報導)
金廈海域非法蚵棚氾濫 業者雇中國人越界養殖
金廈海域長年存在違法蚵棚,養殖業者多年來違法擴大養殖範圍,目前達到72.38公頃,被形容是「違建珍珠海」,業者還僱用中國漁船越界協助捕蚵。由於緊臨金廈禁、限制水域線,形成國安漏洞,海巡積極查獲中國越界漁船,金門縣政府表示,持續與中國協調拆除作業。(公視報導)
巴西出售亞馬遜河口油氣特許權 環保團體撻伐
巴西今天將亞馬遜河口附近19個油氣區塊的開採權出售給財團。巴西再過數月將主辦聯合國氣候峰會,這次拍賣遭到環保人士猛烈抨擊。《法新社》報導,兩大財團斥資1.53億美元,在這19個區塊取得探勘與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的特許權。一般認為這片地區易遭受環境損害。(公視報導)
遏止氣候變遷 挪威啟動碳捕存旗艦計畫
挪威今天啟動一項名為「長船」(Longship)的碳捕存(CCS)旗艦計畫。這項技術被認為對遏止氣候變遷至關重要,但目前仍難以找到可行的經濟模式。長船計畫以維京人所使用的木船為名,計畫目的在捕捉水泥廠和焚化廠排放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將由船舶運送至挪威西海岸的一個終端碼頭,然後注入海床底下封存起來。(中央社報導)
英國氣象局:英國未來恐出現長達一個月熱浪
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18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英國出現超過攝氏40℃高溫的機率正加速攀升,機率較1960年代高出20倍,未來12年出現40℃以上高溫的機率約50%。(中央社報導)
氣候變遷延長花粉季 過敏族群恐將大爆發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發現,氣候變遷已經開始改變花粉和孢子的產生和分布。在歐洲,約有1/4成年人患有空氣傳播的過敏症,包括嚴重的氣喘,兒童比例則高達30~40%。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上升至歐洲人口的一半。(中央社報導)
奇特「海蜘蛛」生態首曝光 活在黑暗深海、靠吃甲烷細菌長大
具有強烈溫室效應的甲烷,雖然因助長地球暖化而廣受關注,但根據16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在深海黑暗世界裡,它卻成了某些神秘生物的營養來源。科學家在美國西岸外海發現3種過去從未記錄的新型海蜘蛛物種,牠們可能與細菌共生,並在深達數千英尺、甲烷氣體從海床滲出的「甲烷滲漏區」中繁衍生存。(經濟日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