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試所赤鯮魚苗存活百日創世界首例、屏東枋山風電遭地方反彈、因應資料中心大馬喊燃氣發電增50%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水試所赤鯮魚苗存活百日創世界首例、屏東枋山風電遭地方反彈、因應資料中心大馬喊燃氣發電增50%

2025年06月20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6月19日

屏東枋山風電開發擬設9風機 獅子鄉枋山鄉反彈聲大

屏盛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擬於屏東枋山鄉楓港村設置風機,3月下旬環評初審,專案小組要求補充修正後再審;業者19日在枋山鄉楓港社區發展協會辦理第2次說明會,來自枋山、獅子山2鄉約50名居民參加,居民反彈聲浪大,獅子鄉陳情代表宋銘德指出,2鄉反對設置連署書已逾500份。(中央社報導

埔里大排驚見黃泥排入變「陰陽河」 環局緝凶最高罰300萬

南投縣埔里鎮重要大排水溝杷城排洪道19日有大量黃濁泥水流入,形成「陰陽河」,南投縣環保局獲報與埔里鎮公所派員追查,在泥水區域方圓1公里查獲建築工地,但未有滲漏情況,交由公所權責單位溯源,若查獲行為人,可依水污染防治法最高處300萬元罰鍰。(自由時報報導

世界首例!水試所成功讓赤鯮魚苗存活逾百日 朝完全養殖邁進

台灣育成魚苗又有突破,農業部水產試驗所19日宣布,完成俗稱赤鯮的黃背牙鯛人工養殖技術,可穩定養育赤鯮種魚一年以上,順利讓種魚孵化魚苗,讓魚苗存活逾百日,成長達5公分以上,往完全養殖目標前進。(自由時報報導

4月陽明山火警調查出爐 空品感測器電池更換延誤釀災

今(2025)年4月中陽明山小油坑起火,4.5公頃面積受損,國家實驗研究院完成內部調查,表示引發火災的其中一支空氣品質感測器,在去(2024)年8月也曾起火,但廠商延誤更換安全性較高的鋰鐵電池引發意外,國研院除了懲處內部同仁,廠商也同意支付賠償金。(公視新聞報導

環境部撤銷中火1800萬裁罰 高院判中市府勝訴

環境部於2020年間,因為認為裁處違法,所以撤銷了台中市環保局對台中火力發電廠做出的1800萬元裁罰,不過台中環保局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法院19日判決台中環保局勝訴,環境部表示尊重判決,但將提上訴。(公視新聞網報導

保育信天翁 海保署揭台大啟動台灣首項衛星追蹤研究

保育類「信天翁」受漁業混獲及外來種入侵等威脅,族群面臨挑戰,海保署指出,將持續參與國際海鳥保育行動;另外,台大今年啟動台灣首項信天翁衛星追蹤研究,為海鳥研究開創新局。(中央社報導


資料中心湧進 馬來西亞喊「燃氣發電增加50%」

馬來西亞受惠土地相對便宜,水電、自然資源豐富,加上鄰近新加坡,成為東南亞重要的資料中心樞紐。為因應大型資料中心進駐使電力需求驟增,馬來西亞官員喊出,將全力推動燃氣發電增加50%,確保資料中心用電無虞。(MoneyDJ理財網報導

伊朗核污染和報復性攻擊可能 引發海灣國家擔憂

海灣阿拉伯國家日益擔心,如果以色列或美國襲擊波斯灣對岸伊朗核設施,可能會造成核污染或報復性攻擊。為預防危機,阿曼正準備33個緊急避難所,並在全國測試警報器,中東各地新聞媒體也發布如何應對輻射洩漏的指南。(自由時報報導

本田可重複使用火箭起降試驗首次取得成功

本田公司17日發佈消息稱,子公司本田技術研究所開發的可重複使用小型火箭起降試驗首次取得成功。發射於當天下午在北海道大樹町專用設施進行,火箭高度達到約300公尺,飛行約1分鐘後落地。火箭上運用了在汽車和自動駕駛開發過程中積累的技術。本田計劃通過不斷試驗,2029年將其送入太空。據設想將使用火箭運送人造衛星等。(共同社報導

解密!飛蛾「逆天導航術」曝光 科學家證實靠星空非磁場

根據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Alert》的報導,每年春天,數十億隻澳洲博貢蛾(Agrotis infusa)會自內陸農區啟程,飛往東南部高海拔的阿爾卑斯山洞穴,進入「夏眠」(aestivation)狀態,避開酷熱。牠們只在夜間飛行,並會在途中藏身縫隙白天休息,整趟旅程可能持續數週。由於牠們的壽命僅一年,每一代都要憑本能走這段未曾親歷的路線,這使牠們的導航能力成為長久以來的謎題。

過去研究顯示,博貢蛾可能結合磁感應與視覺線索定位。為進一步釐清牠們在星光下的行為,英國法蘭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與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組成的團隊,在屏蔽地磁的環境中,投射不同星空影像,觀察博貢蛾的反應。結果顯示,即使完全缺乏地磁訊號,牠們仍能穩定朝正確方向飛行,顯示星空本身就是牠們的導航工具。(自由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