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三門陝 潼關洛難日 | 環境資訊中心
低碳革命前夕的無車之旅

雨落三門陝 潼關洛難日

2007年07月30日
作者:吳郁娟(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計畫成員)

2007年6月19日,Day10

累積里程: 644km,河南三門陝

雨是斷斷續續的下,我們穿上大陸人的「雨披」,就是雨衣,但沒有袖子,就像兩片雨布縫起來,加上個帽子。往三門陝的路上,80%都是山路,爬升在海拔不高的丘陵地還是挺費力氣的。加上雨勢時大時小,遠方一片霧濛濛,連騎經當地最有特色的「窯洞」─當地人在山壁上挖洞蓋成房子的居所都無法多加欣賞,因為汗水跟雨水都快模糊我們的視線。沿路的雨勢、車輛把泥巴濺的我們滿臉都是泥污,最後我只好把臉用頭巾團團包住,只露出眼睛,像搶匪般上路,但還是整身泥污。

意志戰勝體力

平安襯衫在山腰上,還是只能繼續前進,從後面看斜躺車爬坡的樣子,就像開很慢的卡丁車,搖搖擺擺的爬上坡。每次爬坡腦海中都會跳出,黑天使與白天使在辯論,黑天使說:下來推車吧~上坡很累~很累;白天使說:加油,加油,一步一步踩上去~~終於在黑天使尚未戰勝白天使時,我們在綿綿細雨中抵達三門陝。

在洛陽出發前問劉哥:到三門陝路況如何嗎?劉哥:「平路……很少!」。聽到前兩個字,心中大喜,聽到後面兩個字,心一沉。怎麼有這種說法阿?好吧,山路就山路,慢慢騎還是會到。

雨天觀賞大壩三門陝因有黃河上第一個大水壩而聞名,相傳黃河流經此地時,因河床有兩大礁石,將黃河水分流三道門,當地人稱:人門、神門、鬼門,這是三門陝地名的由來。1957年時,中國與蘇俄合作建造,後來中俄斷交,剩下的工程遂由中國政府召令全國齊心建設,完成黃河堤上第一座水壩,解決三門陝下游鄉村的水患,也帶動三門陝市的發展。而三門陝曾是周朝的諸侯國─虢國所在,當地還有個虢國博物館,是個古城。

中國什麼都大,黃河水黃澄澄,大壩聳立在河岸上,當地人說還沒有這座大壩時,黃河水會淹到兩側山腰高,水患非常嚴重。我們在黃河邊遙望當年大壩建造的艱辛後、胡亂閒聊與各自冥想後,雨勢加大,趕緊再坐上原路公車回去。晚上回去吃完陳老師準備非常有媽媽味道的家常菜,雨勢持續加大後,我們還是決定明天要出發,前往潼關…。

2007年6月21日,Day12

累積里程: 774km,河南潼關

因為行程已多耽擱一天,雖然雨還在下,陳老師一直挽留我們多待一天,但我們還是堅持要上路。另一個落難日就開始了~

雨天爆胎的機車,輪圈已經有點歪斜,雖然勉強龜速上路,最後還是等待救援。先是前輪爆胎,頂著雨在路邊換胎。之後在一個急彎後,遲遲不見獺哥跟上,後面駛上的車輛告知我們獺哥的車壞了,我們以為是二度爆胎之類的。哪知情況不妙,一個急彎下來,獺哥的前輪居然脫落,下一秒隨即摔車倒地,人沒事只有破皮,慘的是車子前叉、輪圈都有點歪斜,勉強龜速上路,時間已經晚上六點半。問問當地人距離潼關還有多遠,竟然還有兩個大坡,至少20km﹗當地人看我們一身野狼狽污泥,紛紛勸說我們搭公車,就這么剛好有兩輛公車駛達。獺哥考量車子和天候狀況後,還是決定把車子扛上公車,搭車下山﹗

 

單車維修abc-爆胎處理

作者:黃信彰

登山車、公路車、斜躺車無論何種車,其基本結構就是車架、輪子及各部零件所組裝起來而能讓人所駕馭、前進的人力踩踏車,在路上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爆胎。

爆胎處理是最基本的修車功夫,所需工具有挖胎棒、內胎及打氣筒,首先就是用挖胎棒挖入外胎內,用其中一支挖胎棒將外胎挖出並將挖胎棒尾端有個勾處固定鋼絲處,再用另一支挖胎棒依次將外胎壁挖出直到整個外胎翻出,此時就可把內胎拉出更換,但在放入內胎時需先檢查外胎內外有沒釘子或異物,都得詳細檢查將異物拔出,以免放入內胎打飽氣又爆了一次。

放入內胎時將內胎充分塞入外胎內,再將外胎依次壓入輪框內,如無法壓入時可用挖胎棒施力壓入即可,然後打些少量氣進內胎,用手捏著外胎依序捏一圈,其用意在於使內外胎能密合一點,避免內胎挾在輪框與外胎之間而造成蛇咬再次爆胎。

*摘錄自台灣地球日網站 <當「單車旅行」遇上「爆胎斷鏈」怎麼辦?>

 

◎ 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地球日網站

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