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SD社區志工達人-重光部落青年文史調查(上)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GYSD社區志工達人-重光部落青年文史調查(上)

2007年08月28日
作者:彭郁娟

重光部落青年文史調查小組成員(圖片提供:重光部落青年文史調查小組)「部落慢慢趨向現代,大多數的人心力放在拚經濟、顧生活,文化傳承相對地不受重視,然而社區營造若沒有以在地的文化歷史為基礎,將會是失根空泛的!我們的文史調查只是希望做個出頭草」-這是GYSD重光部落青年文史調查召集人劉志翔一再強調的計劃初衷。

重光部落(Alang Branaw)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境內,距市區約20分鐘車程,座落在白鮑溪與荖溪間的山麓上,面向海岸山脈,背後則是雄偉的中央山脈,為秀林鄉內最南端太魯閣族分布地之一。經歷日本殖民時期的太魯閣戰役、瘧疾等衝突苦難,及在國民政府統治下的現代化洗禮,遂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新部落。

現在不做,以後也許就沒機會做的計劃

文史調查召集人劉志翔平時就喜歡與部落耆老聊天,以獲得關於部落形成歷史的第一手資訊。然而,有次突然接到預備訪問的一位耆老過世的消息,除了感到惋惜之外,也意識到文史調查,是個不趁早做,以後想要做可能就來不及的事。於是他在朋友的介紹下申請了青輔會的GYSD青年社區行動計劃,並且開始遊說部落青年共同投入。

由於志翔是重光教會青年團契的領導者之一,因此在召集人員時,自然就從教會開始宣傳。在艾美英老師的協助和拿難牧師的不吝指教下,銘杰、燕佳、依婉、錦榮、孝臣等青年朋友共同投入部落文史調查工作。志翔說,雖然大家從小在教會裡一起長大,都是熟識的好朋友,早有一定的默契,但在計畫開始推動時,還是需要慢慢溝通部落文史調查的意義及重要性。因為參與調查的每一個人除了唸書之外,還需要打工籌措生活費,參與部落文史調查這樣的志願服務計劃,對大夥都是不小的負擔。然而,每位成員在投入後,對於自己部落的歷史都產生了新的認知和感動。

           重光部落青年文史調查小組成員      重光部落青年文史調查小組成員與社區居民

雖然耆老們或多或少會說國語,但只有用其熟悉的太魯閣族母語才能盡傳其意。志翔表示並非每位成員都能流利地用母語訪談,因此,這計劃的分工,就由擅長部落母語的成員負責大部分的訪談工作,並錄音下來翻成中文。其他工作項目如攝影、剪輯、美工製作等,則依成員專長進行支援。

人活在世上,當開始追溯過去的淵源時,才知道要這麼開始做時已經有些許的遲了,志翔說:「近幾年部落內的長者漸漸逝去,顯然是對部落整體發出了一種警訊;遺憾的是沒把他(她)們在這部落長久以來的傳統智慧留下與刻下,好讓後代傳承這一切,每每想到此時,心中都頓時感傷了起來……。」或許團隊成員們所做的調查,在專家學者的眼光看來會太過生嫩、並不完美,「但是,這是一個現在不做,以後也許就沒機會做的計劃!對於現今而言,或許在這樣短短的時間內做訪查可能有補救的效果,但另一層面也激起了我們關心部落以及關切自己身處的地方,親身去經歷體會族人長輩的過去。」部落青年們藉由共同經歷這樣的計劃,一起努力找回對於部落傳統生活的認識。在每次的工作會議中,參與調查的夥伴都會很踴躍地發表自己在訪談中所獲得的啟發,志翔表示「這讓我更確定我們要堅持做下去!」

從耆老的口述歷史 緬懷先人蓽路藍縷

在進行部落耆老訪談時,成員們常感受到不論是經歷過日據時代或光復初期的族人們,都經歷了現今年輕一輩無法體會的歷程,那樣的記憶亦無法從他們腦海裡磨滅。在生活方面,過去都是務農,需要至壽豐、平和地帶,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換取生活所需的物品;那是一段極度貧困的日子,得奮力付出體力,跟生活搏鬥、同土地及農作物示好,才能生存下去。甚至有族人口述在日據時代親眼看到猶如電影般怵目驚心的飛機空投炸彈的情景。

Tumun(為太魯閣族西寶社人)及Brahan(阿美族,能善太魯閣族語,也相當了解部落狀況及人文)阿嬤為主要報導人,讓成員了解部落的遷移過程及部落形成。雖然部落的由來從文獻中不難追蹤,但在親訪耆老的過程中,多少都引發了成員身歷其境的部落歷史認同感。同為成員之一的錦榮表示:「在這科技發達的社會裡,大家往往會忘記自己是從何方來,也忘記自己的文化;每每在訪問的過程中,聽長輩們說著以前的部落是怎麼形成,在這期間又發生過什麼事件,經常讓我聽到目瞪口呆…」,另一位志工阿弟也表示:「藉由部落文史調查,我瞭解了很多關於自己部落的事情,並發現目前的生活環境與早期有很大的不同。不論是我們習慣的柏油路、隨處可見的建築物、教會…等等,改變了許許多多;但是,村子裡面的和氣並沒有改變,還是有歡樂的氣息存在。」在談到成員們進行耆老訪問的過程時,志工銘杰則表示:「要完成這調查是非常的艱苦,畢竟時間間隔太長,我們的母語說得也不是很順;不過在訪談中,我更深切的了解到重光這麼好的環境是如何演變出來的,身為後代子孫的我們更應該要好好珍惜自身環境,以我們的傳統自豪。」

※敬請期待下期:95年GYSD績優團隊系列報導-優美部落˙落根重光(下)

※GYSD團隊頁面連結:重光部落青年文史調查小組

※本文部分照片感謝重光部落青年文史調查小組提供 。

[延伸閱讀]
※重光部落簡介:
重光又稱巴拉瑙,位在鯉魚潭南方約三公里處,該地原係德奇塔雅群之故居,十九世紀末葉,因族人內訌,自相殺伐,即認為住地有Pasanek,不能久居,便遷到明利村境附近。

民國二十年,日人指定重光為沙卡亨與西寶兩社的移住地,起初分為三社,民國三十年瘧疾流行,社眾往荖溪兩岸遷移,分住四處,以今重光派出所有中心,其位置為:(1)派出所北方對岸1.5公里山麓,族人稱Loke。(2)派出所現址一帶。(3)對岸山麓,族人稱Sobat。(4)派出所西南方約一公里台地,族人稱Olaok。(資料引述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景點資料庫

※重光部落青年文史調查小組部落格: yaku o pisaw ni bbrax tr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