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聽過軍機起飛或飛行時所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嗎?相信許多台灣的朋友都曾聽過這種轟隆聲。為了能安心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擁有保衛國家的能力是必要的,軍事演習也因此融入了大部分台灣人的生活之中。
然而,對於海中的鯨豚朋友們,這些聲音又意味著什麼呢?事實上,海上的軍事演習也可能會對鯨豚的生活造成若干影響。由於鯨豚仰賴聲音覓食和溝通,牠們擁有比我們人類更加敏感的聽覺,而突如其來的水下聲納或砲火的聲響對鯨豚來說就如同各式強光不定時的在我們眼前閃過一般。
在進入正題以前不妨讓我們先試想看看,時不時被干擾視線的生活是如何的呢?我們可以忍受到什麼程度?
軍事活動與鯨豚——世界上的異常擱淺事件
近半世紀以來世界各地陸續發生了幾起異常的鯨豚集體擱淺事件,而當中有許多事件就發生在附近的軍事活動後不久。經過科學家們的各項實驗及屍體檢驗後,發現海軍反潛活動所使用的聲納[1]很可能就是造成這類擱淺的主因。
聲納發出的強烈聲波一方面會干擾甚至損害鯨豚的回聲定位系統,另一方面如喙鯨(Ziphiidae)這類常活動於深海的物種們,如果受到驚擾而快速浮出水面,就可能因潛水夫病[2]而死亡。
其實台灣在2005年也曾發生過密集的異常擱淺事件,在本來是擱淺淡季的夏天短短一個月內就陸續擱淺了23頭鯨豚,主要還是深潛的小抹香鯨屬(Kogia)與喙鯨科,甚至包含稀有的朗氏喙鯨(Indopacetus pacificus)。儘管獸醫與其他專業人士在剖檢與病理分析上發現潛水夫病的病兆,但因無法得知海軍活動的詳細資訊而難以確定這起異常擱淺事件的原因。
鯨豚的潛在威脅——台灣東部海域的軍事演習內容、範圍與頻率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逾20年來在花蓮近海觀察並記錄鯨豚,發現有非常多樣的鯨豚在這片海域活動著,然而多年來人卻對牠們生活環境中的威脅所知有限。藉由自2021年啟動的海洋綠洲:東海岸鯨類保育計畫,期望更全面地瞭解鯨豚在東部海域所面臨的潛在威脅。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透過政府公開資料,解析東部海域軍事演習的範圍與頻率,並綜合近年鯨豚擱淺的資訊來評估海上軍事活動對鯨豚的潛在威脅。同時也將帶著讀者從國際案例探討其他國家對此類事件的應對措施,以及台灣的現狀。
依據我國「國軍實彈射擊通報作業程序及彈藥處理要點」,國軍在進行對海實彈射擊以前,射擊單位需要將對海實彈射擊報告單分送至包含海巡署及漁業署在內等多個單位,一般大眾在海洋委員會海巡署以及農業部漁業署都能查詢到這些射擊報告單。
在本文中,我們根據農業部漁業署的射擊通報網站,蒐集了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期間,在東部海域公告的軍事演習區域,包括警戒區域、操演區域及危險區域等等[3],以及這些區域的活動頻率和內容。
在這段期間中,軍事演習活動範圍約涵蓋台灣本島以東150公里以內的海域,其中以海岸山脈以東40公里內海域的頻率最低,而頻率較高的範圍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海域(上圖):
- 宜蘭壯圍地區半徑約10公里內海域的火砲實彈射擊進行300餘天,每日上下午各進行2至4小時
- 台東長濱離岸約80公里處海域的飛機武器射擊進行400餘天,每日 07:00~17:00 時進行。
- 屏東九棚地區半徑約20公里內海域的對海(空)武器射擊進行70餘天(已扣除預備日約20日),每日進行半小時至11小時不等。
- 蘭嶼東側海域的飛機武器射擊進行400餘天,每日07:00~13:00時以及14:00~17:00時進行。
儘管從公開資料中無法得知軍方實際進行射擊的位置、是否使用水下聲納、砲火種類、船艦噪音強度以及軍機飛行高度等具體資訊,但在這些軍事演習活動中,多數情況下可能涉及槍枝和火炮的使用,這些吵雜的聲響有可能會對鯨豚的回聲定位、水下溝通甚至聽力造成影響。
而在以上軍事演習較為密集的海域中,除了長濱離岸約80公里處的海域尚無鯨豚調查資料外,現有研究都顯示這些海域的鯨豚資源十分豐富。雖然尚未能直接評估火砲射擊或武器射擊等對鯨豚生態上的衝擊,但這些活動與鯨豚棲息地確實存在空間上的重疊,值得我們進一步預先瞭解可能的影響。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台東長濱離岸約80公里以及蘭嶼東側海域的飛機武器射擊幾乎每月進行15至24天,頻率相對較高。雖然目前並未有證據顯示軍機和空中砲火會直接危害鯨豚的生存,但也有研究人員發現,戰鬥機(如波音EA-18G咆哮者)在距海面120至190公尺高度飛行時,其聲音在海下30公尺處仍可達到130至140分貝(dB re 1 µPa),超過目前學界認為可能會驚擾鯨豚並引發其避開噪音的聽力閾值[4]。
無論噪音來源如何,只要發生頻率過高,鯨豚在長期干擾下可能會感到不適而離開該片海域,甚至對其造成暫時或永久聽力損傷,以及長期的生存壓力。目前,除了對聲納影響的研究外,國際上對軍事演習噪音對鯨豚影響的研究尚不多。但這些問題仍然是頻繁發生軍事演習的台灣需要長期關注、調查和追蹤的重點。
花蓮海岸的鯨豚擱淺與海上軍事演習是否有關係呢?
軍事活動所使用的水下聲納可能導致鯨豚擱淺,其中又以常在深海活動的鯨豚種類被認為會受到更為致命的影響。那麼在花蓮所發生的鯨豚擱淺事件與鄰近海域的軍事活動是否有關連呢?透過比對兩者的時空資訊我們或許能看出一點端倪。
透過公開的擱淺資料顯示,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間,花蓮海岸共發現11起鯨豚擱淺事件,涉及的物種包含弗氏海豚(Lagenodelphis hosei)、短肢領航鯨(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花紋海豚(Grampus griseus)、小虎鯨(Feresa attenuata)、熱帶斑海豚(Stenella attenuata)和飛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
我們將這些擱淺事件發生前一個月內在鄰近海域的軍事演習進行了盤點,經由交叉比對後發現有7起鯨豚擱淺事件發生在軍事演習活動後的一個月內,並擱淺在附近的海岸。其中有4起是常在較深海域被目擊的種類:弗氏海豚、小虎鯨及短肢領航鯨。然而,這些擱淺屍體中大部分嚴重腐爛,無法明確判定死因,其餘經獸醫診斷的死因並非潛水夫病,因此,目前尚無法認定這些擱淺事件是否與軍事演習活動有直接關聯。
在剖檢擱淺鯨豚時,目前會採樣分析是否存在與噪音相關的生理跡象,例如聽覺器官損傷、器官或血管內的氣泡、異常出血或積血,以及其他與壓力相關的病徵。但如果鯨豚死亡時間較長導致病理上的死後變化時,則會增加判定上的困難。
因此未來若能加強跨領域協作,如影像醫學等技術的加入,則更有機會辨別擱淺鯨豚是否因軍事噪音或其引發的潛水生理疾病而死亡。
國際案例啟示——如何在軍事演習與鯨豚保育間找到平衡?
透過比對現有政府的公開資料,顯示台灣的海上軍事演習相當頻繁且可能對周遭海域的鯨豚帶來影響,然而我們也不能沒有軍事演習,那到底該怎麼辦呢?其實過去20年來,部分國家已經制定了措施來平衡軍事安全與鯨豚保育,其中又以美國及歐盟在保護措施及相關法規上較為完善。
在美國,由於2000年代環保團體對美國海軍提出的多起訴訟,美國海軍被要求進行多次環境影響評估(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s, EIS),法院也對其訓練活動施加了限制,例如在生態敏感區域禁用高功率聲納。此後美國海軍和環保機構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除了共同制定減緩措施和噪音監測標準外,還持續受到監督。例如美國海軍進行可能影響鯨豚的軍事活動時,必須提交包含可能受影響的鯨豚種類、影響方式、減緩措施、監測與報告方式等資訊的計劃給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審核,並在獲得批准後方可進行。這些授權內容及其進度在NOAA官網上也對公眾開放查閱。
而在歐洲,歐盟於2008年發布海洋戰略框架指令(Marine Strategy Framework Directive, MSFD),要求所有成員國到2020年實現「良好海洋環境狀態」(Good Environmental Status, GES)。其中一個目標是減少海洋噪音對鯨豚等物種的影響。
這項指令促進了歐盟成員國及相關組織的合作,共同策劃並實施水下噪音監測和研究計畫,例如quietMED和quietMED 2,逐步完善了水下噪音的相關標準和減緩措施。因此歐盟成員國得以依據這些共同標準框架,為各自國家的海域實行更全面且有效的環境影響評估,也能針對本國的海上軍事活動制定和執行相應的減緩措施。
回到台灣,能證明鯨豚擱淺事件與軍事活動相關的證據並不多,鯨豚生態受到軍事活動如火砲射擊等的影響程度也尚未有監測計畫展開,軍事演習的需求不斷增加,但受限在軍事機密,能獲得的資訊相當有限。
整體來說,在台灣周圍海域鯨豚受到軍事活動的衝擊還混沌未明,是亟需突破與建立管理機制的重要時機。海上的人為活動應建立在充分瞭解鯨豚生活需求的基礎上,並找出將人為影響降到最低的措施,讓軍事活動在保障台灣陸地上的人們時,也同時保障海洋鄰居的安全,讓東部海域成為真正的海洋綠洲。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近年來持續統整並分析東部海域的鯨豚生態以及牠們正面臨的潛在威脅,讓台灣民眾及國際能更認識這片海域在保育鯨豚上的急迫性。現階段以取得海洋哺乳動物重要棲息地(Important Marine Mammal Areas,IMMAs)認證為目標,同時也準備相關的海域空間資料,在未來劃設海洋保護區時提供更有力的科學資訊,若想瞭解更多,請至《共同守護藍色國土:海洋綠洲計畫的三年進展》。
註釋
[1]聲納藉由向海底發射聲波,接收反射回來的信號來瞭解海底地形、偵測水下的潛艇或魚群。
[2]潛水夫病是由於潛水後快速上升,導致溶於體內的氮氣釋放形成氣泡,阻塞血管或組織,嚴重時會致死。
[3]不同單位所公告的對海實彈射擊報告單中,以警戒區域、操演區域及危險區域等術語表示在軍事演習期間受到管制的海域及空域,但目前尚無明確資訊表明這些術語之間有何具體差異,仍待進一步查證。
[4]聽力閾值是指生物會對聲音做出反應的最低聲音強度。如果聲音超過這個強度,生物就會感受到並可能做出反應,如躲避噪音或產生驚嚇反應。
※本次擱淺救援非常感謝花蓮縣政府農業處保林科、花蓮縣動植物防疫所、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海巡署、中華鯨豚協會、遠雄海洋公園、花蓮區漁會、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金慶豐6號,以及所有參與救援的協力單位、夥伴與志工!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原文標題〈臺灣東部海域軍事演習對鯨豚的潛在威脅〉,本文原刊於2024年9月13日。
※更多相關內容,歡迎追蹤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