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辦報凝聚鄉情 美濃展現台灣民間活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社區辦報凝聚鄉情 美濃展現台灣民間活力

2007年09月12日
本報2007年9月12日高雄訊,陳誼芩報導

美濃鄉親熱情與中國友人分享運動經驗兩岸環境媒體交流11日來到高雄縣美濃鎮,美濃是個淳樸的客家庄,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文化特色外,更展現社區充沛的活力。除了參觀美濃當地饒富地方特色的景點,深入社區後,中國媒體人認識了在美濃社區運動中,傳遞訊息的重要角色《月光山雜誌》,以及地方社團串聯起來的延伸力量。

在高雄縣導覽協會黃森蘭的帶領下,這些來自中國的朋友體驗美濃小鎮的美與熱情,實地參訪黃蝶翠谷、東門樓、開庄伯公、竹子門發電廠、廣勝進紙傘、錦興藍衫店等饒富地方特色的景點。

中國媒體看美濃小鎮社區報

美濃鎮上的每根電線桿,都貼有美濃鄉親的名字,因為美濃的電費赤字,由鄉民們捐款付清。曾經,美濃鎮公所負債1億6000多萬元,其中電費就包含了數百萬,現任鎮長羅建德上任之後,想出請鄉親認養路燈的募款方式,一座路燈一年的電費大約500元,透過《月光山雜誌》的報導與宣傳,募集到大量資金,在2年內將所有債務還清。中國媒體人對於《月光山雜誌》特別感興趣,因此更深入瞭解這份刊物的特性、內部運作和外部成效。

「森林永茂美濃鎮,曙光長照月光山。」高雄縣美濃鎮社區報《月光山雜誌》創辦至今25個年頭,發行量約3000多份,共發行至32個國家,《月光山雜誌》在反水庫運動、反焚化爐事件中,扮演著傳播訊息的重要角色。

高雄縣導覽協會黃森蘭《月光山雜誌》為旬刊,每月9日、19日與29日出刊,創刊至今25年從未延遲,報導與記載美濃相關人事、文物與民俗等訊息,對鎮代會上每位民代的發言,更是詳實記錄;對於美濃鄉親的影響力超越了《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大報,並且聯繫海內外鄉親、凝聚美濃鄉情。

除認養路燈的事件之外,在反水庫運動中,《月光山雜誌》雖有其反對立場,但在報導中呈現正反意見並存,讓民眾可以接觸不同訊息,並且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月光山雜誌》上刊登著這麼一句話:「您最公正,歡迎來稿。」美濃反水庫運動在1999年時,面臨資金不足,快要彈盡源絕的困境,也是藉由《月光山雜誌》刊登消息,不到1個月的時間,向旅外鄉親募得近100萬元。

《香港文匯報》上海辦事處主任章子峰對於《月光山雜誌》非常佩服,他說,在這麼小的地區,可以產生如此大力量的報紙,對美濃鄉親的影響力超越全國性大報,並且傳遞意識形態,成為社區精神所在,實在非常不簡單。大陸媒體人紛紛表示,透過社區辦報的經驗交流,看見了台灣民間活力的展現。

串連、延伸 眾多民間社團發揮更大力量

竹子門發電廠「一個起於反水庫,卻永無止盡的社區運動」,是美濃愛鄉協進會的最佳註腳,1994年因反水庫運動而成立,卻不因為運動結束而結束,並且開展了一連串的社區工作,推動文化保存與創新、生態保護、農村發展等,並且帶動當地其他社團的成立,例如八色鳥協會、南洋姊妹會、美濃博士學人協會等。

《中國時代信報》周季鋼提問,成立這麼多當地民間社團,是否會造成人才流失或是資源分配上的問題?美濃愛鄉協進會認為這是一種力量的延伸,而非消逝,透過分工與串聯,以及資源共享的過程,可以發揮更大的力量,讓美濃從老到小、從在地到海外的鄉親,都心繫美濃,以美濃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