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今天雨下好大,可是如何才稱為「大」呢?至於空氣品質好或壞,怎樣算是「好」?怎樣算是「壞」?一般民眾都以定性的方式描述天氣或空氣,有時用的字詞還真有點奇怪,例如「太陽好大喔!」太陽什麼時候變大了,我怎麼不知道?其實他們想講的應該是「好熱」或「紫外線好強」,不是嗎?
講那麼多,那我到底要說些什麼?其實是要讓大家認識一些環境常用的物種單位,方便大家進行量化、比較。例如當我們知道台北30℃、嘉義28℃,由數據就可以知道這些地方有多熱,以及哪個地方比較熱,這就是定量的描述。空氣中的污染物種也能如此量化,這樣就可以知道你家附近空氣有多髒嘍!
好,回到正題。上次提到二氧化硫(SO2)濃度、二氧化氮(NO2)濃度、一氧化碳(CO)濃度及臭氧(O3)濃度。各位有沒有發現,每個物種後面用的是「濃度」?對嘍,濃度就是量化的結果!只要知道1杯100cc的水裡面有幾克的奶粉,我們就知道牛奶的濃度是多少;同樣的,在相同單位(比如1公升)的空氣裡有多少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或臭氧(O3),其濃度就是多少了。
了解濃度的意義後,我們再來認識量級的問題。在空氣中有些物種只要一點點就已經很毒,足以危害身體,有些則要很大量才會造成損害。所以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ppm(parts per million)」──即百萬分之一的濃度,例如CO就是這個等級。而更小的單位如「ppb(parts per billion)」──即十億分之一濃度,例如二氧化硫、臭氧等就是這個等級。這就好像身高不會用公里來計算、公路不會用公分來記量,不同物種必須有不同尺度單位來衡量。
除此之外,還要小心時間的變化。例如1天累積排放量240ppbNOx(NO+NO2),到底算多還是少?這裡面其實很妙!因為1天中如果某1小時排放量很高,其他時候很低,高的那1小時就足以危害身體,但是以整天累積量而言看不到這個現象。所以環保署空氣污染指標(PSI)分別以1小時與8小時,做為空氣中污染物濃度測定的時間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