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前瞻:永續社區的前景 建構新的都市生活價值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8前瞻:永續社區的前景 建構新的都市生活價值

2008年01月04日
口述:江慧儀(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負責人);整理:李育琴

重新思考都市的未來

談到永續社區,相信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大塊地,一群理念接近的人,在這塊地上共同構築硬體上、軟體上永續的居住地。這個新開發的居住地可能包括一些可耕種的區域、使用太陽能……等等。這是許多人的夢想,然而,根據看守世界研究中心,2005年底,全球有31.8億人口住在都市(佔全球人口的49%)。在不久的將來,全球居住在都市的人口將會超越鄉村人口。而當2030年來到之際,光是亞洲與非洲就會有34億人住在都市。這可能意味著,多數擁有上述夢想的人,可能很難實現這個夢想。

即便過去都市與永續幾乎被認為是相反的概念,都市髒亂、空氣污染、水污染、犯罪、衛生問題等。然而,既然「都市」仍舊會是全球多數人口最主要的生存、活動區域,我認為從都市的重建來談永續社區的前景,或許是更實際,且更重要的話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現有的都市已有人們生活所需的各種設施,包括大眾運輸系統、學校、醫院、圖書館等,只要作系統性的改善,例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立更完善的再生資源使用系統與管道等,其影響力與改善效率不容小覰。

都市生活現況  仰賴外來資源

檢視目前都市社區,可以發現一些共同的現象,包括仰賴外來資源、外來能源,以及倚賴集中式的系統,且多食用外來進口食物等。此外,都市的社會問題也值得關注。

都市社區非常仰賴外來資源和能源,例如支持我們生活的公共設施、照明、降溫冷卻的器材等等,我們耗用了大量的資源,而這些資源物品的背後消耗了更多的能源和資源。

此外,都市仰賴集中式的系統。例如瓦斯管線,我們不一定知道是從哪裡來;還有自來水管線、用電供電系統等,我們所使用的電力是在離我們很遠的發電廠,經過大中小型的變電所、變電站,才經過管線送到我們家。在傳送的過程,不僅效率低,且風險高。在十幾年前,全台曾經發生大停電,就是因為在輸電線路中的一個電塔倒了。加拿大也曾經發生大停電,影響到上百萬人口,最後發現是因為一棵樹倒了壓住電塔。這是我們依賴集中式供電系統的現況,顯現出相當高的風險性。

都市生活的現況還包括,多數人通勤至少80-120分鐘上下班,因為工作的地方離我們的家有一些距離;我們也仰賴進口食物,經常可以買到南美洲食物,或泰國水果等等。

在社會問題方面,都市生活充滿著疏離感,在社區所舉辦的活動參與度往往非常低。以前走路上學的情景不復見,因為今天人們認為走路上學不安全。

永續社區的前景——都市系統的重建

建構一個永續社區,可以從能源、資源和生活價值的重建著手。

一、 發展再生能源

從當今全球都市的發展中可以發現,再生能源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幾個值得參考的例子包括:東京市將在2020年達到20%的再生能源供電;西班牙巴塞隆納市,在綠黨取得執政權後,立刻規定新建大樓需使用20%—70%太陽能熱水系統。這樣的創舉也使得西班牙其他城市跟進,造成很大的影響力。而中國山東日照市,有99%的住宅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有6000戶使用太陽能煮飯。由國際都市的發展趨勢來看,台灣必須急起直追。
生質能源有與民爭食的疑慮,不過有創意的案例卻值得我們思考。蘇格蘭某個地區的一個路線公車規定,只要乘客提供食用廢油搭乘公車,就可享有優惠的乘車價格。這種作法,既能收集廢油做成生質柴油,同時能減少因使用黃豆、玉米、葵花油生產的生質能源,而造成的食物競爭。根據統計,這個作法一年能減少96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由此可見,不需等到政府提出很大的政策,小型的方式,在地區或企業都可以做。

另一個例子在舊金山。該市的一個公園發現公園垃圾中4%是狗屎,對當地居民來說是個困擾。因此,他們設計一個地方來蒐集所有的狗屎,再用這些狗屎來發電。這是舊金山市2006年的先導計畫,社區與個人需要這樣的創意空間,讓大家想辦法開發可再生能源。

綠建築也是很重要的能源議題。一般認為綠建築昂貴、需要專業,但其實綠建築是一個概念,一般民眾可以用DIY的手法,例如自然通風,回家看看氣窗是否很久沒開,是否被隔壁建築檔住。此外,提高照明效率也很重要,全世界的國家若在3年內換成高效率省電燈泡,可以減少上千座的燃煤發電廠,這是根據數據計算出來,不只是一個想像。

此外,陽光是很重要的資源。在古羅馬時代有個觀念,叫「陽光權利法」,沒有任何一棟建築可以擋住另一棟建築的陽光權,我認為全世界的都市都應注重。如果台北市所有建築都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在蓋房子的時候是否佔用了他人的陽光呢?這個思維可以改變很多照明、通風,和居住舒適度的問題。

二、 善用可再生資源的服務

最重要的可再生資源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一切能量的來源。善用植物,把樹種在對的地方,可以讓我們的房子更涼爽,在全球暖化下提供更舒適的居住環境。這不需要花太多錢,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這也是一種綠建築的概念。

都市農耕也是大家很需要、很想做的的。古巴在1990年代石油危機時,就將古巴所有城市可以種植的地方拿來種東西。都市農耕如今已是一個風潮,還兼具屋頂生態化的功效,淺色的屋頂不僅可降溫、節能,更能提供生物的微棲地。

雨水的再利用更是不可少的。民眾是否知道,每使用一度自來水,就要使用一度電。如果是住在5樓以上的住戶,每天光是抽自來水,就使用很多電。這些可再生資源的利用,都是在永續社區中,非常重要的思考作法。

三、 建立新的都市生活價值

永續社區的發展另一重點工作,在於重新認識我們的社區,了解我們的鄰居。我們的鄰居可能是會修衣服、修車的人,因此,我們可以在社區裡重新建立可以提供服務的網絡,如此一來就不需要開車到另一個地方去尋找這些服務,不僅可促進在地經濟、在地服務,也讓我們對能源自主性提高。

在永續都市中,都市本身所發生的活動、服務,應是來服務我們都市的住民,而非仰賴外來的活動,來支持我們的活動生存。

 

:再生能源在社區如何推動?

江慧儀:再生能源在社區的使用可分成高、低門檻的作法,低門檻的部分有:

1.太陽能熱水器—民眾只要去五金行採買銅管運用加熱原理,與現有電熱水器結合,可自行DIY,網路上有作法。
2.可利用太陽能煮東西,相關資訊上網就可以查到。
3. 整合家庭或社區,由社區里民共同分擔太陽能板的架構成本,屋簷加蓋時可以整合太陽能光電系統。可大樓與社區共同採購,較可行。

高門檻的部份,例如:整體社區建築屋頂外牆部分用太陽能光電系統取代,因其成本昂貴,較適用於都會地區。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