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選舉的那一夜,與關心環保運動的朋友們一起看開票,關心「第三勢力」各政黨的得票數,結果民進黨席次大減、國民黨掌握國會3/4的席次;眾多「第三勢力」小黨都沒跨越5%門檻,以環保為主訴求的綠黨雖然有5萬多票,但懸殊的差距仍讓人頗為失望。
席間大家對民進黨的慘敗感到驚訝,雖然在得票率上可謂維持平盤,但因為新選制造成席次上的重大落差,開始有人嘲諷民進黨「終於自嚐苦頭,訂定日本式的單一選區兩票制,而非德國式的,就是會造成這種結果……」;也有人開始擔心,原本關心環境議題會伸出援手的立委已經不多了,這次幾個指標性人物一一中箭落馬,而新選出的很多又是以地方派系出身的人為主,讓人覺得這彷彿不像是中央民意代表,是一場鄉鎮市長選舉,以後還有誰能在國會幫忙進步法案的推動呢?
民進黨選輸是該黨的事,我們要檢視的是,民進黨隨著那些進步的理念/運動,一起在社會上逐步壯大,而這些進步的議題有的跟著民進黨進入體制內,有的始終被排斥在外,令人憂心在這8年的消耗下,似乎連那些進步議題也一起被陪葬,那麼新的戰線要如何開展呢?如今面對改革倒退的種種,我們必須沉痛地反省20年來社會運動到底累積了什麼?
不管是民進黨背叛了理想或是從頭到尾都在騙,這再再顯示,運動並沒有翻轉箝制社會進步的既有價值,所謂民主運動、社會運動搞了這麼多年,為何國民黨還能這麼有效地控制大多數人的「精神軟體」?還能那麼細緻地運用地方派系的力量?黨國體制真的因換人執政而瓦解了嗎?以前民代的選舉是複數選區多席次時,掌握一定票數即可當選,所以民進黨歡迎各類運動人士帶槍投靠,讓自己沾染清新形象,然而碰到單一選區的縣市長、省長、總統選舉時,為了想選贏而不敢挑戰舊社會價值,怕因為進步議題拉垮自己,於是就逐步地往中間靠攏,具理想性的台獨、環保議題、社會改革議題就在民進黨內被消費,被邊緣化、樣板化。
選後,兩大黨開始散布西瓜效應或鐘擺效益,而這些說法都窄化了人民參與公共事務的可能性和形式。如果誠如阿扁所說「國會讓國民黨拿去,以後民進黨的總統隨時有被罷免的危機;而馬英九當選,台灣會被賣掉」就算真是如此,遇到政黨、政治人物侵害人民權益的作為時,人民只能接受而不能起身作為嗎?難道公民意見的表達是靜止在投票完的那一刻?
選舉只是民間力量展現的一種管道而已,而不是全部,環保運動應該檢討的是,20年來並沒有成功翻轉社會對於「環保/經濟發展」二元對立的看法,加上社運與民進黨的群眾在過往的歷史發展中有高度的重疊,在群眾把注意力從各個社運議題集結到民進黨身上後,這幾年來社運部門已經很難再號召大批支持者走上街頭,使政黨感到壓力而支持對環境友善的政策,在民進黨執政的這8年,環保界只能穿針引線運用「體制內的人脈關係」來促進對環境友善的政策,裡面有人當然好辦事,但議場外的戰場豈能輕易放棄?
民進黨在環保議題上屢屢棄守,甚至仍以拼經濟這類「建設一定帶來發展」的舊思維治國,卻仍有少數環保與社會團體始終無法與其切割,「假進步」的形象也未被完全揭穿,而使得他們還可以用「國會是少數,所以未能推動廢核四…等等社會議題」來當藉口,繼續訴求「一切攏是國民黨害的!」結果造成了環保運動逐漸虛弱,在議場內,沒有辦法逼迫各政黨重視環保議題,或是提名關心環保生態的候選人;在議場外,長期支持環保議題的群眾,連選票都沒有倒過來支持綠黨這個環保政黨,更糟的是,若民進黨若在總統大敗後,又回頭來「擁抱」社會運動,社運界能有辦法記取教訓,堅持運動的自主性嗎?
這場選舉的確是人民用選票教訓了民進黨,但這就是所謂人民的勝利嗎?國民黨並沒有呼應人民的期待,不是因為改革或者提出更前瞻的施政藍圖而贏得勝選;人民是因為唾棄民進黨的失職,而不出來投票或轉投國民黨,人民到現在還不能擺脫民進黨的「假進步」或國民黨的「沒進步」,這只是在兩個爛蘋果中間擺盪,當這個社會仍在說「投給小黨浪費了」、「小黨很有理想性,但又不會上,無效啦!」的時候,不就顯示我們的公民教育還十分低落?如果社會運動還不能讓人民醒覺,兩黨之外還有選擇,投票之外還有其他參與公共事務的道路,我們就不得不反省這場選舉是不是代表了人民的退場、進步力量的失敗。
就一個在NGO工作的人而言,這是一場令人高興不來的選舉結果,因為國民黨的勝選不是代表他多有理想性和改革性,反而是民進黨的亂作為,使得他們出線,在環保議題一向表現保守的國民黨,更讓人擔心未來蘇花高是不是一定會做了?核五廠是不是可能興建?選舉結束了,各個社會運動組織是否能體認到新的社會氣氛已在形成:以現今的選制及社會氣氛來看,要阻擋眼前的巨大怪獸,進入國會未必主要的戰場;於此時,體制外的基層扎根和組織才能凝聚下一波的進步力量。
本文轉載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