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出過國的民眾都有這種感覺:走在歐美日先進國家的城鎮街道上,那種乾淨、有特色的美麗街景,對比於台灣大街小巷的「擠髒亂醜」,總令人唏噓不已。為何國民年平均所得近1萬3,000美元、外匯存底高居世界第3的台灣,城鄉風貌還是給人「豬舍」的印象?還一直在創造「難得一見的爛都市」?難道台灣人真的不關心空間的美醜?還是因為我們的城鄉風貌改造出了問題,以致產生了很多「失落的空間」?
雖有101,仍如醜小鴨
歐美日城鎮發展久遠,因此市區中都有獨具一格的歷史街區,但台灣呢?台灣空有全球最高的101大樓,但城鎮卻往往沒有具特色的歷史街區。而歐美日城鎮的現代化街區也格外乾淨整潔,台灣城鎮的街景卻是由鐵窗、管線及違建交織而成,難怪有人謔稱台灣的城鄉風貌是「醜小鴨」風貌。
事實上,當1970年代全球各地藉由資訊通訊革命,逐漸形成經濟全球化之際,知識經濟的形成已躍升為影響地方競爭力的關鍵。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過程中,一旦所有地理經濟因素被克服後,空間、藝術及文化便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差異所在,使得空間及藝術文化不僅被欣賞,也被消費。再加上以空間為表現型態的城鎮地貌及都市意象難被複製,使得以空間為核心的生產活動,成為知識經濟附加價值最高的類型之一,而空間便逐漸在城鄉發展過程中,形塑出新的發展機會。其中,空間更以其地域特殊性,使城鎮地貌及都市意象得以回應全球化普同性的挑戰,為城鄉發展形塑出競爭優勢的空間。
社區一家,塑造城鄉好所在
有鑑於此,政府在1997年著手推動「城鄉景觀風貌改造運動」,希望藉由營造獨特有風格的城鄉風貌、優雅有品味的生活環境、具效率且方便的公共設施,來改善醜陋的城鄉風貌,並尋回失落已久的空間魅力。然推動迄今,仍有不少地方值得反思,例如,民眾參與基礎薄弱,且肩負溝通橋樑的社區規劃師積極面未充份發揮;各級政府缺乏有效整合、誘導提案及受理審理機制;而有些地方政府及社區民眾,或許因找不到好團隊,或許因傳統的弱勢地位,導致「弱者恆弱、強者恆強」的城鄉風貌改造不均現象。
要扭轉這種窘境,推動城鄉風貌改造便應落實居民的主體角色,並透過政府與第三部門合作,發展居民賦權體制。在作法上,應強調「軟硬兼施」的改造手法,著重環境診斷,強調「減法藝術」、「修繕整頓」及「永續經營」。也應接軌21世紀新價值,推動「人性化計畫與建設」、「永續化經營及管理」及「地方特色維護與發揚」。而藉由改造過程可提升社會發展體質,並落實社區總體營造及「學習型社會」理念,最後則應創造「星火燎原」的波及效果,以引爆民眾參與熱情。
總之,要找回失落的空間,惟有讓所有人都感受到「社區一家」的認同感,才能塑造出「好所在」的城鄉風貌。也唯有讓城鄉風貌改造從原本以「硬體工程」為主的「景觀改造」,進步到「軟硬兼施」的「社會改造」,且透過夥伴關係,讓民眾對自己的生活空間進行學習及反思,從而透過各面向的制度整合及參與,才能進行實質的景觀改造及社會改造,進而建構出具特色、美麗而動人的城鄉風貌。也唯有此,醜小鴨的城鄉風貌才能蛻變為美麗的黑天鵝。
(本文同步刊登於《中國時報》2004年6月13日第4版「名家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