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門把 抗菌大作戰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公廁門把 抗菌大作戰

2008年02月20日
摘錄自2008年2月20日自由時報美國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公廁門把到底有多髒,也許這份美國的調查數據可以略窺一二:肥皂與洗滌劑協會去年8月所做的調查顯示,34%的男性被發現在上完公廁後沒洗手就出去,而女性也有12%。

對於深怕接觸到細菌的人來說,上完廁所後當然可以用肥皂及烘手機把自己的手弄得乾乾淨淨的,但開門呢?誰知道前幾個拉門把的人到底有沒有洗手?由於有太多人乾脆拿擦手紙或衛生紙開門,開完後又隨手一扔,最後導致多項發明應運而生。其中一項就是L型門把的「SanitGrasp」:民眾洗完手後可以用手臂或手腕拉門,免得又把手給弄髒。但很多人第一次碰到L型門把,根本搞不清楚這該怎麼用,最後還是拿衛生紙開門。於是之後又有許多更先進的開門方式。

一種叫作「Sanidoor」的自動裝置,可以讓人在感應器前揮揮手,就讓門自己打開。但是一具Sanidoor要價1000美金,折合台幣3萬1000多塊,裝太多可能會影響企業獲利。於是折衷辦法就是開發門把消毒器,例如「Sanihandle」就配備有紫外線殺菌燈,可以殺死附在門把上的細菌,而美髮品牌沙宣也推出「HYSO」,這個裝置可以每隔幾分鐘就往門把上噴灑殺菌劑。但最絕的還是美國麻州眾議員瓦利去年的提案,他要求立法限制所有公廁的門都只能由內往外開,因為「這樣一來,大家都可以用肩膀或屁股開門」。

但不管設備再怎麼先進,到最後還是得靠每個人都自我要求,上完廁所就要洗手,只是從統計數據看來,現在離這個境界還有不小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