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與低碳 無法共生?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非核與低碳 無法共生?

2008年02月22日
作者:馬康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監事)

當中研院的聚光燈,逐漸由細部的「能源科技」的深究,轉而觀照整體產業與能源政策不當所導致的問題,對環保團體是個欣喜的好消息。特別是其於建議書中直接指出近十年來台灣能源生產力於不升反降、燃煤發電比例大幅增加的事實,進而提出儘速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訂定減量目標、厲行節能、改善產業結構、促進能源多元化。

上述見解,多與環保團體歷年觀點一致,我們盼望中研院能積極發揮其影響力,敦促兩大政黨於周五(22日)開議的新國會時,將溫室氣體減量法列為優先草案,別再任憑其麾下的立委為財團以及大開發案護航,閹割此法中最重要的減量時程與目標,還有相關罰則制定。

環顧整分建議書中,討論耗能產業時提供了「嚴格限制」與「容許加配套」兩種選項,卻於能源結構的建議上僅高舉「非核不可」的大旗。而於內容中,指出了燃煤電廠不易通過環評,再生能源發展技術不成熟,仍有環境衝擊等問題,卻未見論證核能電廠自鈾礦開採、廠址興建到最終的核廢處理,對澳洲的原住民、金山萬里與貢寮的居民、蘭嶼達悟族人所造成的負面衝擊。

小組為論證「非核家園政策非世界的主流意見」,舉出英、美甚至中國為例子。但遺憾的是,卻未考量到歐盟於2006年所進行民意調查,有61%的民眾表示即使因為核電為低碳能源,但鑑於其潛在危害,仍因減少其於發電結構中所佔配比。既使是在法國,支持增加核電佔比的民眾也僅有28%。

世界自然基金會於今年所發表的氣候解答報告,邀請的各國專家針對25項減碳技術(包括能源效率、地熱、太陽能、綠建築等)的環境衝擊、社會接受度、成本進行評分,核能是全部技術中,分數最低的。更令人訝異的是,不僅是社會接受度最低,各專家們亦認為其成本最高,故與大型水力發電以及不適當的生質能發展共列為負面衝擊遠大於正面效益的減碳措施。

我們相信中研院各位學術前輩提出建言的苦心,但若無視上述邏輯矛盾及媒體報導中的偏頗,將會陷入「核電業複合體」的共犯結構中,而未能扮演台灣對抗氣候變遷中的領頭羊。基於對學術單位的冀望,我們希望中研院的「環境與能源研究小組」未來能積極參與核安監督,甚至能實際作些田野工作,實際探訪各重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並與在地民眾對話。否則,這份聲明書,只是另一份白吃的午餐而已。

※ 本文同步刊載於2008年02月21日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