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在英國唸書的時候,我每晚睡前總會在我的網誌裏,記下自己每天唸了幾分鐘的書、翻了幾頁的論文,並依此好好警惕自己,這趟旅程千萬不能空手而回。
由於我是拿留學貸款出國的,因此只要發現每天唸書的時間愈來愈多,也就愈覺得自己是物超所值,隔天會更高興地捧書去圖書館啃。而我有個塞普路斯同學則更鮮,他常會去我的網誌裏看我每天唸了多久書,若他發現我有幾天唸書沒什麼效率,他還會在MSN上質問我,「你今天是怎麼了,這麼不用功!」
不論如何,自從我在英國開始記載讀書時間後,我發現每天唸書的時間的確開始增多了,也因此在倫敦過了充實的一年。
而自從參加完去年的「夏至關燈」活動後,我又開始玩起記錄起數字的遊戲,只不過這次計算的是個新玩意叫「碳足跡」。我儘可能把每個上班日的食衣住行育樂,全都換算成碳排放量,並把數字登錄在《低碳生活部落格》裏供網友參考,希望算出我每日生活裏,究竟須依賴多少化石燃料。
和記錄讀書時間不同的是,在英國時我記載的數字是愈大愈好,但在台灣我卻希望碳足跡的數字是愈小愈好,但不論何者,記錄都造成了行為的改變。以碳足跡的例子而言,若不含出差的話,我現在平常上班日的碳足跡,已由十個月前平均每日15公斤多,降至現在大約是10公斤上下。
當然,這個數據其實並不是非常精確,但至少當我發現每天搭電梯所消耗的碳,竟然佔據每日一半以上的碳排放時,難看的數據已逼使我調整上下樓都搭電梯的習慣。
光是每天作數字加加減減,再加上有可以比較的對象,竟就可以讓行為有所改變? 這其實在認知心理學上,是有理論依據的。
芝加哥大學的Cass Sunstein和Richard Thaler就曾發現,如果人們發現他們家裏的電費,比鄰居的電費的平均值要高的話,通常會明顯降低每日的用電量。同樣的,在英國也有研究發現,如果住戶每天都必須看電錶的話,至少就能減少25%的用電量。
我因為每日記載碳足跡,頭先只是希望我的碳排放量,不要超過台北市人均16.7公斤。後來達到目前後,我則更希望能朝向每日8公斤的數字前進,因為根據研究,如果每個人的碳排放量只有8公斤的話,人類就有可能把暖化溫度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
但直到目前為止,除了某幾天當宅男窩在家裏外,我很難達到8公斤的目標。不過,即使達不到高標,但若跟去年相較,我在一般的上班日,仍能減下約5公斤的二氧化碳。
5公斤的碳排,看起來的確是毫不起眼,大概只等同少一輛車在市區開30分鐘的污染量。但試想,如果全台有1千萬人,都因為開始計算碳足跡而減下5公斤的碳,那不就等同於每天少了5百多萬輛車,在市區污染一小時!
類似這樣聚沙成塔的數據,其實屢見不鮮。像省電達人邱繼哲就曾統計過,如果全台四百萬個家庭,把家裏10顆白熾燈泡都能換成省電燈泡,等同於省下一座核四廠的發電量。另外人稱「陽光阿嬤」的周美惠也算過,台灣只要有54萬棟房子的屋頂裝上太陽能板,同樣能產生與一座核電廠不相上下的電力。
當然,很多人會認為台灣每年排放將近3億噸的二氧化碳,我一個人每天減5公斤,不過就是九牛之一毛。但若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計算,如果全人類能在使用端節能,至少能減少全球17%的二氧化碳,相當於2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通常在這一天的新聞,不外乎是哪位廟堂之上的政治人物,又對環保作了哪些的宣誓。但與其關注那些連政治人物自己都不相信的誓言,還不如開始打開電腦裏的小算盤,開始算算今天的碳足跡,以及檢討每日有哪些既傷害地球又不利荷包的行為,比如說晚上沒關的保溫熱水瓶、24小時亮著的傳統佛具燈、常常沒裝滿就啟動的洗衣機、或只拿來搭兩層樓的電梯等。
只要留下記錄,就能有所改變。也祝有心計算碳足跡的各位,能在減碳議題上操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