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一個城市的發展,其實看看河流大概就知道其脈絡,台灣在追求經濟快速發展之下,許多的溪流都被犧牲了,現在環境意識高升,才開始有人去關愛它,或許有人會問現在做會不會太晚了,但是只要開始去關心,永遠都不會嫌遲。
飄著細雨的假日,許多人犧牲遊玩的時間,來到林家花園集合,為了搶救板橋唯一的露天河流──湳仔溝。過去板橋居民,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一條河流,它總是靜靜地守護著板橋和浮洲的居民,承受著家庭以及小型工廠所排放出來的汙水,如今,有一群人決定站出來為它說說話。
這條高架道路即將穿越湳仔溝上空,它是特二號快速道路。主要目的是連結中山高的五股交流道跟土城交流道,服務五股、泰山、新莊、板橋、土城等地的民眾,預計花費259 億元,預計在民國100年完工,而有爭議的湳仔溝在這一段工程是屬於第三標,預計在今年發包完畢。
在社區大學任教的陳健一,長期關注都市中河川的變化,看到台灣在追求經濟發展下,許多的城市河流都被覆蓋成道路,而板橋唯一的露天河流──湳仔溝,則是面臨了被切割的命運。於是,他在板橋社區大學組織板橋關懷環境生態社,討論湳仔溝未來的發展,希望保留湳仔溝的完整景觀;剛到板橋大觀國中任教的邱子容,為了想在教學上更富有當地生命力,因此去社大上課,也參與了環境生態社的討論,這才開始了兩人合作的契機。
剛開始,知道湳仔溝要蓋高架道路的事情,邱子容樂觀地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直到有一次經過湳仔溝,發現她所鍾愛的小葉欖仁樹整排不見了,邱子容才驚覺事態的嚴重,決定採取行動。不再保持沉默的邱子容四處拜訪民眾,把訊息傳遞出去,丈夫和幼子成為她的最佳戰友,到哪裡都可以看得到3個人的身影,有了家庭的支持,讓她更義無反顧。
為了凝聚共識的力量,邱子容、陳健一和林秀美共同成立枋橋河流文化協會,舉辦城市願景工作坊,培訓種子教師,自己準備簡報資料,設計一系列的課程,都是希望能讓板橋居民更加認識自己的家鄉,並讓更多民眾參與討論,使得不同的意見得以呈現。
枋橋河流文化協會還要求台北縣政府召開說明會對民眾說明,台北縣政府原本表示同意,不過卻在當天臨時通知不能前來。對於當晚的缺席,台北縣政府工務局主任秘書柳典宏表示是場誤會,說明會會再擇期在5月召開。
幾次跟公部門接觸的經驗,讓邱子容覺得真正的民意,很難被直接傳遞到決策高層去,所以他們決定採取遊行的方式,直接上街頭表達訴求。一路推展下來,陳健一覺得公民意識還是要從教育著手,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對於週邊環境的關心與注意,長大才能夠更愛鄉土,因此他積極的走入校園,跟孩子分享如何觀察週遭環境。
唯有地方居民参與公共建設的討論,提供在地的想法與意見,而政府也開放與居民對話的空間,這才是良好的公共建設可以成功的關鍵。
湳仔溝這一條小溪流,是否可以成為板橋公民意識的啟蒙呢?讓更多的板橋居民,開始注意起自己家鄉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