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5月06日
摘錄自2008年4月5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由於油價高漲,世界先進國家開始研發以穀物製造生物燃料,但在印度鄉間和都市貧困人家,很早就以撿拾牛糞等糞便,曬乾後作為生物燃料使用,生火煮飯、取暖等,幾乎不需任何成本,但科學家警告,未完全燃燒而衍生的灰燼粒子瀰漫空氣之中,危害人體健康的代價卻是得不償失。
尤其在人口八千多萬人的印度最窮困一省比哈省,居民普遍將牲畜糞便回收後混合稻草或木屑,做成巴掌大的圓餅狀,貼在牆壁上或地面曬乾後,做為生物燃料使用。這種生物燃料,也易於貯藏室內。據居民表示燃燒效果頗佳,也兼具環保價值。
但美國伊利諾大學大氣科學教授兼調查員吉諾拉莫表示,科學家發現這種土製生物燃料產生的污染粒子,經常籠罩著比哈省廣大農村,尤其比哈省恆河兩岸的污染粒子密度,超過美國洛杉磯污染密度的五倍。
吉諾拉莫率領研究小組在比哈省首府巴特納進行分析了四年之後作出上述結論,今天並刊登在「印度斯坦時報」新聞網頁上。吉諾拉莫表示,這種污染粒子不但危害人體健康,也影響當地氣候變遷。他說,空氣中漂浮的粒子會損害脆弱的肺部器官,同時也會改變大氣中熱能輻射的型態和氣溫,進而破壞生態環境。
不僅比哈省,在首都新德里、第一大城孟買以及第三大城加爾各答等地,也常見到市區貧窮人家收集牛糞後,曬乾作為燃料使用。但吉諾拉莫指出,比哈省的情況尤其嚴重,因為地區氣候經常存在高氣壓的關係,懸浮空氣中的粒子不易散去,造成的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