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能高越嶺 一段跨越中央山脈的雪封行 (下) | 環境資訊中心
走山的人

走過能高越嶺 一段跨越中央山脈的雪封行 (下)

2005年06月09日
文字‧攝影:紫秋千

檜林保線所

櫻花樹上披了一層白雪,檜林保線所前,我們身上都被雨水打的溼透。零下1度的天氣,大夥往一間廢棄的倉庫裡燒熱茶取暖,卸下裝備,才發現相機鏡頭已進了水氣,對於往後的一天半,前途感到一陣茫然。

這大概也是電子式相機的最大弱點,面對這樣惡劣的天氣,除了傳統機械式相機外都難敵魔掌,溫度下降對行程已是考驗,這會兒連負責紀錄的相機也快掛了,心裡有著一股說不出來的沉重。

下了雪的檜谷山莊  下雪的棧木一景  檜林到奇萊的檜奇吊橋

保線所前,幾株神木直聳入天。而步道積上一層薄雪,更加濕滑難走,我們像溜冰似的往前而去,穿越一段又一段的溪谷,來到今天真正的考驗──傳說中的五甲崩山,即此行唯一的高繞點。

這裡曾有一個五甲隧道,但在很久以前崩塌了,之後主管機關乾脆就順著電塔的巡視路,高繞過這段崩地。我們從縣界3千多公尺一路緩坡下降,這會兒毫不留情的一下子上升回來,重裝的疲累再遇上之字型急陡坡,簡直是一種想哭卻哭不出來的感覺。

沒有退路!你只能咬緊牙根往前,40分鐘的重裝上切,再加上積雪難行足以讓體力一下耗盡,大夥沒有多說話,只是一步一步的踏穩,雪滑,路多少帶點危險性。

能高越嶺一直是條單車登山的熱門路線,前輩隊友說早期曾發生過扛車卻摔落的山難,故此古往今來多少的鐵馬英雄,在此棄「車」保帥。我則納悶重裝都已經難走了,如果肩膀上又多台腳踏車,該是什麼樣的情形?

步道一景  奇萊山莊一景  第二晚住的地方

這一段的高繞,除了喘息聲外,大概就是肚子餓的聲音。忘了時間已經接近中午,一路上都是順手拾起雪塊止渴,背包裡的行動糧趕路趕得都忘了吃,好不容易撐到稜線後,大夥便開始補充體力,好繼續邁向今晚的夜宿地──奇萊保線所。

因鏡頭進水,往後的路程,也就只是低頭往前走,一直到遇上間小廟萬善祠才稍事休息,而這所奉嗣的也正是昔日台電鐵塔施工時犧牲的無名英雄,後來在山下才聽說這裡流傳著許多的靈異傳奇。

而路也早由松針鋪設的碎石路面改為產業道路,奇萊山莊的牌子前大棟的鋼筋建築物聳立著,因為氣候的關係,整條古道只剩我們這一隊堅持到最後,而我們也幸運找到旁邊一小間倉庫可以棲身,夜晚不必忍受外面紮營的寒冷。

雨勢漸漸停了,即使氣溫只有2度,好像身體也自然的適應這樣的氣候,大夥紛紛換下溼透的衣服煮起晚餐,我感覺這趟行程就快要大功告成了。

不幸唯一保暖的睡袋卻和相機一樣,進了水,這一夜在發抖中度過,冷得無法入睡。挨了一次悶虧,心裡想著,這次的能高體驗對於往後大縱走的山林之路,相當具有關鍵性的成長,尤其同行相處的另外五個隊友,個個都像個寶藏似的,在他們的身上學到很多的技術與登山經驗。

若干年後,我依然會懷念這一次的能高越嶺,這一夜所蓋的濕睡袋,在冷的一直發抖的情況下,當然還有最後一天的壓軸戲──天長隧道。

天長路更長

1.3公里的隧道,僅能容一輛車通過,受連續豪雨影響,前方部分路段坍方,所以我們必須沿著柏油的產業道路走到盤石保線所,第三天的路是平緩,但還是得走上14公里左右,尤其這段隧道不見天日,水深及膝,泡在水中,給他潦下去。

這水還是極冰冷的,是那種會讓人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冷,其實能高的後半段幾乎都是在走隧道,長的是可以走上30多分鐘的;我們也羨慕著那些騎野狼125的原住民朋友呼嘯而過,但卻不會熄火。

步道霧茫茫  快走到花蓮的明隧道  銅門山景

好不容易一種重現光明的喜悅,過沒多久又是一個隧道,一直到最後車子可以到達的地方,而這往銅門的路上,除了明隧道外,還包括木瓜溪沿岸的奇石峻谷,榮工先民開闢的龍澗道,及一條條壯觀的瀑布,發電廠的引水道等等。

一邊是峭壁,一邊是瀑布峻谷,這後山的原始景觀絕對不輸給太魯閣峽谷。雖然相機失靈,但想銅門管制哨內未經污染,且讓它保有一份神秘,這一想心下也就釋懷了。

說真的,當我出到花蓮市區,在車上開始勾勒文章的架構時,三天的一切是如此的精采與豐富,前天還在南投那邊,這會已經越過中央山脈,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後山的海岸山脈蜿蜒在車窗外,海是那麼的藍,空氣是如此的柔和與清新。

後記

山總是有一股魅力,讓你往前走去,從「嘉明湖山難」到「屯原山難」,我寫了幾篇事故原因與探討分析──沒有人願意好不容易等到的一個活動,卻是壞天氣,也沒有人願意壞天氣硬上山。最大的決定權在於領隊,領隊說退就退,說往前就往前。領隊是一個登山活動的第一決定者,有時候山下天氣不好,山上不一定就不好的,換句話說,山下天氣好,但山上也不一定會跟著好。整個登山活動,從入山報名申請到準備糧食、裝備,然後租車分配等等,這些手續之繁雜不是一般人可以了解的,毅然的決定取消又需要多大的勇氣,戰都沒打就要撤退,主帥者承受著又需要多少的包袱。

那就好像我這次的能高越嶺,即使到了第三天活動結束時,我心裏也還納悶著沒取消的原因。

但是如果真要取消的話,我也不會經歷這生平第一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