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6月24日
摘錄自2008年6月23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電風力發電計畫大擺烏龍,已完工商業運轉的82部風機中,最高曾有51部無法運轉發電,台電把原因歸咎於台灣氣候太熱、備品不夠等,一座座的風力發電機,竟都成為海邊的裝飾品,政府再生能源政策在執行面上已遭嚴重扭曲。
62%無法運轉 淪為裝飾品
為配合政府開發潔淨能源的政策目標,從2003年開始,到2010年止,台電規劃投資190億元,在全國興建186部風力發電機,總裝置容量為32萬瓩,到目前為止,已完工商轉82部,結果卻有51部無法運轉,故障率高達62%。
均採最有利標 凸槌沒道理
對於風力發電業務出了這麼大的紕漏,某位台電董事說,只能用「離譜、荒唐」來形容,結果台電承辦部門竟沒有被追究責任,更遑論處分,讓台電員工大表不解,其中原由耐人尋味。
據指出,發生瑕疵的51部風力發電機均採最有利標招標,並不是最低價標,結果還出現這麼大的問題,讓人懷疑背後是否還有更大的秘密待挖掘。
歸咎天氣太熱 未追究責任
台電內部資料指出,出現風力發電機裝機後無法運轉發電的品牌及機組數,分別是GE有23部、Harakosan有22部、Gamesa有6部,多分布在西部沿海。無法運轉的原因,從風機所在地高溫、高鹽害,備品供應不及,葉片控制不同步,甚至保固期過期,都能被拿出來當理由。
已投資近百億 收入僅11億
如以發電量來看,已完工的台電82部風機這幾年來共發電5.6億度,以每度2元計算,發電收入約11.2億元,與已投資的近百億元金額比較,報酬率根本慘不忍睹。
若以容量因素(即每年發電時間比率)檢視,只有離島的澎湖中屯風力及彰工風力兩處風力機的容量因素各為47%、35%,其餘的石門、恆春等風力計畫均未達30%,也就是代表著一年有7成以上的時間,這些風力發電機是處於閒置狀態未能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