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經過政府部門、學者、非營利組織共同努力推廣與教育下,社會大眾對「生物多樣性」這個名詞顯得不再陌生,但是如何落實與行動,社區的參與成為永續的基礎與未來實踐的可能。
生態系位於社區範圍內,是與社區息息相關之環境,而社區活動最能直接影響其鄰近生態系之運作,同時亦與生態系中生物多樣性之維持緊緊相繫,因此,生物多樣性之保育應以社區為主體,唯有社區主動參與,才能發揮就近有效保育當地之生物資源。
社區參與的行動工作
如何觸動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的議題,是許多在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的夥伴經常面對的問題,然而,推動的過程必須了解,社區參與絕不是以往傳統單向式的民意調查或說明會的象徵性參與,而參與的方式從最常見的民意調查,到成立特定團體、公民投票等,不僅其參與基礎不同,所蘊含的意義也不同。
形塑地方社區參與的動力,需要經過針對社會大眾的教育宣導過程,方能暢通民眾的意見管道。以筆者所參與的社區工作為例,鳳林鎮是位在花蓮縣的一個小鄉鎮,最初投入生物多樣性的工作,是因為參與了林務局的「社區林業」計畫,結合政府經費、學者資源以及在地的有志之士,以教育宣導為目的,開始形塑社區參與動機的過程。我們從生活出發,尋求社區居民大多能認同的活動開始,慢慢地踏上行動之路。
與孩子共同學習
最初,我們由辦理社區的種子研習活動開始,擬定了一個策略,從孩子的教育開始,也從孩子切入社區,把每一個孩子背後的大人拉出參與,以親子團隊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的方式,讓生態、生物多樣性的概念有機會被社區居民不知不覺的吸收,建立一個「與孩子共同學習」的機制,擴散教育宣導的範圍。
我們在社區中辦了一連串的相關研習與活動,「林業小尖兵」的研習課程內包含了認識生態環境、動植物觀察與紀錄等,來認識社區的生態系,從認識、關心、喜愛到保育,循序漸進的培養孩子與家長提高生物多樣性的保育觀念。而後,繼續成立「環境親子服務隊」,讓大人從孩子的成長中,體認到環境與人的親密關係,產生為孩子留下一個好環境的概念,似乎,社區參與的動力又多出了一些。
這是生活,所以是一件長時間的事情
在社區參與地實質行動部分,許多其他社區會不小心落入嘉年華式的活動設計,而缺乏長期性、年度性及整體性的呈現在地特色的核心規劃,如此一來,極容易忘記原本最重要的目的與核心價值,而使活動猶如煙火般曇花一現,甚至還可能產生負面的傷害。
經費來源是所有努力經營生物多樣性的社區組織所必須面對的問題,更常面臨經費不足而令保育工作中止或打折扣的難關。2006年,我們的社區就曾經遇到提案未通過的窘境,在沮喪之餘,社區的夥伴卻在工作會議中達到一個共識:「假使這是一件社區要做的事,那就應該去努力,有錢有有錢的方式,沒錢有沒錢的作法,只是有錢做來較快速、較輕鬆而已。」也希望以這個概念與所有經費不足的工作團隊和社區勉勵。
在社區第一線工作,所面對居民的保育觀念程度皆參差不齊,甚至可能遇到使用慣行農法的農民,組織都必須在持續的宣導、活動及教育課程中,慢慢建立與提升居民正確的保育觀念,以及能在生活中落實的方法,從創造話題、被居民討論,到逐漸認同及融入生活之中。
居民自發而長期的參與是社區生態保育的成功關鍵
其實,在傳統的農村社區中,有著緊密的鄰里關係,新的概念在社區推動,反而極易被接受,甚至自然衍生出「這是我們的社區」、「為子孫留一塊自然土地」、「在生態中學習傳統的智慧──敬天愛人」的概念;在這其中,我們也看見社區自發最原始的動機,這也就是社區居民能夠長期參與的動力。有了動力之後,接著再進一步,引導居民主動參與公共事務,對於社區意識的凝聚與和諧發展才會有真正的助益。對社區來說,如何讓社區保育成為一件可以長時間持續的工作,才是真正最大的難題。
社區參與就如同蝴蝶振翅,每日揮動翅膀,很多年後可以改變天氣,但是,記得不要揮得太用力,否則易折斷翅膀,而失去振翅的機會。
社區走向為環境負責的路
我們的社區與東部的所有鄉鎮面臨著相同的問題,人口老齡化、青壯年人口外移、高失業率、配偶外籍化、隔代教養等等,僅剩少少的幾位留在家鄉工作的青壯年在努力。經過兩年的努力,與孩子共同學習的成果,社區更清楚、明白環境的重要性,也樂見孩子在活動中,不斷地用腳踏入泥土、用眼看見自然萬物、用心去體會生態循環的道理,社區逐漸朝向為環境負責的路上走著。
看著孩子對大自然濃厚的情感,我相信在很久很久以後,這條路上會有人一直走著,守護著我們居住的這塊土地。
社區參與保育之行動工作
社區的生物多樣性的工作就像是一個螺旋形的循環過程,沒有終止與結束的終點。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