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08日
本報2008年7月8日台北訊,陳誼芩報導
行政院長劉兆玄於6日拍板宣布「決定立即開始興建蘇花高」,而後行政院又改口強調這條從南澳到和平路段是「蘇花公路危險路段的替代道路」,不是蘇花高。環保團體昨(7日)召開記者會指出,不論名稱為何,行政院就是企圖要讓換湯不換藥的蘇花高過關。
行政院交通部以南澳到和平是中斷率最高的路段為由,欲在蘇花高原線的南澳─和平段,「以國道高速公路的規格,興建『蘇花公路改善之替代道路』」,總長為25公里,共需300億經費,交通部長毛治國坦承「可能動用『國道』基金」。
「蘇花替」和「蘇花高」的路廊重疊,究竟還有哪裡不一樣?環保署長沈世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就像兩篇文章重複提到同一句話,就算文字一樣,也會有完全不同的意思!」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主任張勝雄在媒體上直指國道、快速道路和省道,在服務水準、設計標準、成本以及對環境傷害的程度都不一樣。
張勝雄解釋,國道可接受的坡度和彎度較小,所以較難適應山區地形,對環境的破壞也較大。既然設計標準不同,交通部要如何興建一條「走蘇花高路廊、具高速公路水準、動用國道基金」,但又不是蘇花高的道路?
關於在山區路段興建道路的風險,以及台九線肇事率和中斷率的問題。張勝雄表示「興建替代道路也不敢保證一定不會有坍方」,綠黨秘書長潘翰聲更指出,台九線肇事率的主要問題在於砂石車,政府應該想辦法讓砂石車改道,例如以水運取代陸運。應該從根源解決問題,而非完全寄託於「蘇花高萬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