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18日
摘錄自2008年7月18日中時電子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國際原油價格再度下跌,紐約原油期貨下跌超過五美元,每桶跌破130美元,不過中經院院長蕭代基今〈18日〉表示,未來各種不可再生資源價格都會再上漲,主要是因為產油國不願增產與石油產量可能已達高峰,「只要確定石油蘊藏量未來不可能持續增加,油價就會更高,不只是喊到兩百塊,更可能會到三百塊」。
蕭代基表示,基本上國際對石油需求持續成長,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指出,去年全球對石油需求成長率1.1%,今年1.2%,預測五年內會成長至1.6%,雖然歐洲與美國對石油依賴有降低,但是中國與印度需求暢旺,新興國家成長量佔全球需求量九成以上,如果要降低對原油需求,中國與印度就必須要調整國內油價政策。
蕭代基進一步表示,不過油價之所以這麼高,最大原因是在於供給,原油蘊藏量沒辦法跟著需求高速成長,加上生產原油投資成本愈高,「現在都要到深海或是北極等地探勘石油」,所以根本原因是因為石油蘊藏量有限,許多專家已經都在思考目前是否已達生產高峰,「一旦確實的話,供給量將會逐年遞減,未來油價也將會持續高漲,不只是喊到兩百塊,更可能會到三百塊」。
蕭代基指出,在石油生產高峰下就會有人去投機,「例如石油基金等都會去投資」,這種投機需求會造成價格成長,但是有基本面支持,因此未來油價不會泡沫化,「而石油最好的辦法就是存在地下,所以產油國不願意增產,他們在等待未來的高價」。所以,政府祭出各種節能減碳政策之外,也必須要有長久規劃,降低對能源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