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裡的海田 石滬中的先民智慧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浪花裡的海田 石滬中的先民智慧

2008年08月02日
本報2008年8月2日澎湖訊,吳佳其報導

人類觀察自然,利用環境資源的生活方式,在澎湖的石滬文化中展露無遺。

巡滬的同時進行石滬的修補工作石滬漁業是一種利用潮差,於潮間帶中捕撈的一種陷阱漁法,早年,漁船尚不普及,航行能力有限,先民利用當地石材疊滬捕魚,作為主要的漁獲來源。要建造一個滬並不容易,首先至少要觀察一個月的當地的潮汐狀況,選定位置,再號召眾人,運石築滬,往往要耗費好幾年的功夫。在石滬完成後,股東們以抽籤的方式排定巡滬的順序,並有各自的責任區域,時時修整,以維持石滬的完整及功能。

目前澎湖各地的石滬總數約有580口,根據最新調查,吉貝附近海域有103口,無論數量與密度都是全澎湖之冠,自2005年起,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澎湖科技大學以及澎湖在地文史工作者即開始於吉貝推動石滬文化體驗活動,今(2008)年「浪花裡的海田—澎湖石滬原鄉行腳」也於七、八月間展開。在吉貝進行近10年石滬調查的林文鎮表示,石滬是澎湖非常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觀,包含了非常精深的先民智慧以及複雜的組織結構,具有成為世界遺產的潛力,雖然台灣申請世界遺產有許多不利的因素,但目前能做的,就是進行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多了解整個石滬文化的意涵以及讓更多人認識這豐富的文化資源。

用漁網圍捕在石滬中的漁獲十多歲就開始打魚的柯進多也是糞尾門滬的滬主之一,擁有40多年的捕魚經驗,帶領大家一起於農曆初一大退潮時巡滬,昨(1)日的漁獲有小管、水針還有丁香魚,柯進多表示,30、40年前的漁獲量非常豐富,近年來的漁獲以不夠維持生計,也因此石滬缺乏維護,逐漸失去原有功能。

雖然近年來漁業技術大為進步,但在全球變遷以及大量捕撈之下,漁業資源也迅速衰退,石滬體驗活動除了體驗早年的漁業方式外,也同時思考早期人類文明與自然互依存的關係,雖然由於科技進步,人類可以更容易取得資源,但是要能與自然保持平衡,仍是需與先民學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