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型賽事可以為環境加分嗎?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國際大型賽事可以為環境加分嗎?

2008年08月22日
作者: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候補理事、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2008奧運於8月8日隆重在中國北京召開,自從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後,北京便一直以建構「綠色奧運」為主要追求的目標,因為此目標符合奧運精神三大支柱:環境、運動及文化,北京當局的確也努力朝此目標邁進。

北京向來以雄偉的帝王宮殿聞名於世,在世界建築史上締造過無數輝煌的成就,為了迎接奧運盛事,北京展開嶄新作法,總計新建了12個場館並改擴建11個場館,其中最引人注目並掀起全球熱烈討論的便是「鳥巢」(中國國家體育場)及「水立方」(中國國家游泳中心)。

鳥巢可容納9萬多名觀眾,共使用了10多萬噸鋼材,結構跨度大且沒有任何立柱支撐,施工難度相當高。而水立方表面採用的膜結構氣枕是全球首次應用在密閉式場館的設計,水立方可容納17,000人,為了節能並解決一般密閉式場館容易出現的噪音問題,水立方讓90%的自然光進入館內,且平均每天自然採光長達9小時。

為了具體落實永續發展理念及綠色奧運目標,北京市特別訂頒了《北京奧運行動規劃》,作為指導北京區域發展、都市規劃及場館設計的綱領。由於北京區域生態系脆弱,必須提高綠敷率及森林綠地養護管理,也必須特別重視環境景觀、綠美化及基礎設施等建設;至於廢棄物的清運回收,及噪音、電磁輻射與放射性環境管理等也需加強。

2000年8月,北京奧申委與北京市政府及民間團體共同簽署了「綠色奧運行動計劃」,要求全面增強都市永續發展能力,為奧運會提供清潔、優美的環境;保證舉辦過程不會產生負面環境影響,並發揮環保示範作用;以及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的宗旨,以提升生態文明的涵養。

不過也有人批評奧運等國際大型賽事往往過度商業化而違背原有舉辦的精神及理念(例如奧運精神),甚至藉此「假環境保護之名,行經濟成長之實」。這些是檢視北京奧運須特別注意的面向,因為在北京奧運之後,高雄就要舉辦2009世界運動大會,而台北市也將舉辦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國際大型賽事是否可以為環境加分應從「生命週期」角度來分析,也就是從舉辦前、興建中及營運後的三個階段來檢討。首先,舉辦大型賽事前便應有宏觀的區域發展及環境規劃構想,尤其在氣候變遷愈來愈嚴峻的當下,更應從節能減碳來落實,而不應只著重在場館的建設,更重要的是必須考量場館所在的都市及區域之生態系及城鄉發展議題。例如:排水及保水系統如何因應當地特色?城鄉建設如何增進生物多樣性?嵌塊體、邊緣、廊道及網路等景觀生態理論如何實踐?

而綠色城市的具體作法包括:採納「緊湊但不擁擠」的規劃手段;採取「智慧成長」的發展型態;透過「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整合土地使用;至於場館所在地區的維護、整建、重建等都市更新是否考慮到社會公平及環境正義面向也應納入檢討。

至於在興建過程中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等議題也應密切注意,例如:如何在施工「黑暗期」減少對民眾及都市的衝擊;建成地區的面積、人口、能源及資源消耗總量、汽機車持有率、都市耗水量及建設規模等影響環境的各種因素,都會增加或維持在較高水準,如何採取積極措施防治環境污染、加強生態保護,才能使都市環境及區域生態系獲得改善。

而賽後的營運管理及活化再利用更須妥善規劃,以高雄世運會主場館可容納4萬人為例,後續是否仍有這麼大的空間需求?如果沒有,這些空間如何活化再利用?如何與在地學校、社區或民間團體共同維護這些場館?如何持續落實綠色城市理念?如何建立場館的環境管理體系?

現代的奧運已不再只是純粹的體育競賽,而是牽涉到更大範圍的區域發展及城鄉改造,北京奧運的區域發展及城鄉改造雖然未臻完善,但它是中國第一個有系統且長期地對區域發展及城鄉環境進行全面改造的都市,其中涉及到區域計畫、都市計畫(公共設施/土地使用/交通運輸)、都市設計、建築設計、空間美學、環境管理及環境教育等,都需各界謹慎而嚴謹地加以檢討。

如果要從北京奧運學習到舉辦國際大型賽事如何為環境加分的經驗,那就是整個思維必須調整到「生命週期分析」的作法。易言之,不僅需著重場館規劃設計前及施工中的區域發展、都市規劃及環境保育,更重要的是,賽事結束後場館如何營運管理及活化再利用更應詳加檢討,才能真正落實奧運精神:環境、運動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