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名公民記者 為生物多樣性發聲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近40名公民記者 為生物多樣性發聲

2008年09月22日
本報2008年9月22台北訊

隨著網路和部落格普及,公民已經從新聞的消費者逐漸轉變為參與者,除了被動接受訊息之外,有更多機會可以主動發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生物多樣性環境新聞志工培訓營」上週末(20、21日)完成課程訓練,近40名志工未來將運用所學,透過PeoPo、環境資訊中心網路平台,報導生物多樣性的故事。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06年開始培訓環境新聞志工,今年已邁入第三屆,在兩天密集的課程中,結合「生物多樣性」和「新聞報導」的知識、技能,由專業師資教授新聞解析、新聞採訪寫作技巧、淺談生物多樣性、社區參與在生物多樣性扮演的角色、氣候變遷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等課程。

培養說故事能力

美國國家事務通訊社特派員邱育慈與志工分享新聞寫作技巧時提到,最引人入勝的報導是故事──用新聞方式呈現的故事,例如可以透過鋪陳現場的狀況,來突顯想法。但他也進一步新聞寫作並非憑空杜撰,記者必須扮演「守門人」的角色,寫出忠於事實、充分核實報導。

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專業培訓講師陳超仁長期參與營造社區生物多樣性的工作,他也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吸引民眾加入生物多樣性保育行列。當初為了保育高雄茂林紫蝶幽谷,他透過蒐集資料和耆老訪談,發現蝴蝶在魯凱族代表的意義是「跑得很快的男人」和「很會做事情的女人」,之後更培訓魯凱族青年投入蝴蝶保育和解說的工作,並以此建立社區的認同感。

陳超仁認為找出生物與文化、社區的故事,更能夠說服並感動民眾。他分享了達那伊谷、馬太鞍濕地、永和社大、桃米生態村等社區,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值得報導的題材。

除了文字之外,影像也可以說故事。公視新媒體部互動媒體組企劃周志村教授學員影像拍攝、剪輯技巧,並分享消失中的缺口漸被遺忘的世紀之毒—戴奧辛綠手指上的灰指甲等多則PeoPo公民新聞平台上的環境報導。周志村表示,只要有數位相機,電腦和網路,就可以讓身邊的大小事,有機會被報導出來。

指出問題與爭議之處

「荒謬之處需要被指出」邱育慈提到這是成為公民記者很重要的地方。一個好記者,不只要會說故事,更要看出故事背後隱藏的問題。立報記者胡慕情告訴志工,主流媒體在商業壟斷,以及版面時間等限制下,往往導致新聞被片段扭曲地呈現;他認為好的新聞應該要把說完整,釐清問題點;公民記者的優勢在於不受媒體的限制,可以持續關注自己感興趣的議題。他進一步提到,只要資訊不斷出來,一定可以被看見、被討論。

大家對全球暖化的印象,多半停留在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談及氣候變遷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造成「時序位移」的現象,根據研究調查發現,年平均溫度上升2.4℃,花開日也提早7天。面對全球暖化,人類該有何行動?協助物種遷移、域外保存、造林等都有許多值得討論的空間。另外,台大生物學系教授李玲玲則就生物多樣性概況、生物多樣性公約教授志工基礎概念。

結合所學 為生物多樣性發聲

除了聽老師授課之外,志工在中華新聞人傳播協會理事長趙善意的引導之下,討論各組實習作業的主題與訪談大綱。趙善意強調好的報導作品,應該兼顧故事結構、採訪深度、影像文字表現、創意表現,以及生物多樣性觀念傳達等元素。8組志工將應用兩天所學,對食、衣、住、行、育樂等議題,進行採訪報導,將於10月18日在YouthHub舉辦成果發表會。

「2天內就學到了新聞系4年所學的技能。」志工們讚許課程安排豐富、收穫很多,除了各組之間討論熱絡之外,也與講師有頻繁的互動。主辦單位表示,開課之前特別建立網路群組,讓志工之間先有互動,未來也將保持志工、講師之間的聯繫,透過建立夥伴關係,可以更有效地傳遞生物多樣性訊息。

主辦單位表示,「生物多樣性環境新聞志工培訓營」不只是兩天的課程,而是未來行動的紮根訓練。台灣的環境需要更多人持續關注,指導單位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勉勵生物多樣性環境新聞志工吸收知識後,轉化為實際行動,為生物多樣性保育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