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的推手葉欣誠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人物

環境教育的推手葉欣誠

專訪國立高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育兼所長葉欣誠

2008年10月25日
作者:顧美芬

「全球暖化」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生活中,要怎麼落實「節能減碳」?當台灣開始搭上全球氣候變遷的發燒課題,卻已經是晚了其他先進國家許多年。

在全球化環境議題領域中,國內不乏優秀的學者專家,也有些重要的研究論述,但真正要將理念落實內化到尋常百姓生活中,在專業與通俗之間,往往存在著難以跨越的鴻溝。其實溝通兩端之間,最關鍵的,還是需要有個適當的中介者,兼具環境專業知識背景,又能懂得以一般人的語彙詮釋,從生活經驗出發,透過理解,才能夠真正落實在現實生活中。高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育兼所長葉欣誠正是扮演這樣的角色。

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學位的葉欣誠,學的是環境工程,做的是環境教育的推廣。葉欣誠不諱言,剛開始接觸環境教育時,並不了解環境教育是要做什麼?要怎麼做?後來跟許多環保團體接觸,參與了一些環境教育的社會運動。他才意識到,環境工程與環境教育,是兩個很不一樣的專業領域。

許多學有精專的環境工程的專家,未必真的懂得將專業知識推廣出去。舉例來說,2003年教育部聘請專家撰寫的防災教育教材,葉欣誠當時擔任計畫主持人負責審核編撰。雖然教材中內容深入,但是對中小學生的程度而言,卻可能太艱深,不容易理解,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效。葉欣誠認為,專家在提供這些知識時,往往忽略了究竟是要寫給誰看?要寫到多深入?或是該用什麼樣的用字譴詞來詮釋最適當?

另方面,葉欣誠也發現,校園內有許多依校本位課程編寫的自編教材,放在網路上,其中不乏對環境議題熱衷人士所撰寫,卻仍然看到錯誤的資訊。如此一來,對學習者來說,都會造成很大的負擔。葉欣誠也深深體認到,自己剛好處在環境工程的專業,以及環境教育兩大介面之間, 可以做跨領域的整合。

「推動環境教育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不夠誠實。」葉欣誠說,有什麼問題,講清楚,再想出解決對策,才是治本之道。台灣有很多河川污染很嚴重,大家都知道,政府就是不承認,只講好的,不講壞的,或是避重就輕。環境的敏感度是建立在對問題的認知上,然而這麼多年下來,環境教育始終沒有真正內化。他強調,學界一定要有批判性,有批評,對社會才有貢獻,全民的環境素養才會提升。

對一般民眾而言,有了清楚的認知,要落實到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就容易多了。以葉欣誠親身經驗為例,國人習慣買純棉的衣料,因為吸汗、透氣,但其實棉花是很不環保的作物。葉欣誠解釋,因為種植棉花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相對來說,麻料會更好。他強調,其實「衣服夠穿就好。」這是落實環保最大的原則。

在食的部份,葉欣誠提到,牛肉其實是很不環保的肉品。因為牛肉平均每單位重量產生的的甲烷,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30倍。而且一公斤的牛肉,需要10萬公升的水。飼養一隻牛,從小到大,需要消耗很多東西;其次是羊肉,家禽則較低。而通常紅肉又比白肉消耗更大量的資源;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其中10%是牲畜貢獻。

此外,葉欣誠也建議,儘量選擇坐北朝南,通風良好的設計。儘盡量避免封閉式的建築。這樣可以減少燈光、空調的使用。行的部份,在都會區,儘量搭乘大眾運輸系統,交通安全的條件許可,可以騎腳踏車。不過,目前政府在安全軟硬體建設仍待加強。

值得一提的是,延遲了十五年的環境教育立法,新政府上任後,已被列為優先通過的法案,同時身兼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長的葉欣誠表示,環境教育法是參考美國和日本的做法,未來若法案能順利通過,意味著「環境教育」被正式視為一項專業。政府公部門都須依法編列預算,設置環境教育專業人員,政府任何施政,都須要納入環境教育思惟,朝向永續經營的方向發展,為後代子孫營造一個更美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