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永續:談環保要紮根 社區帶頭幹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海峽兩岸永續:談環保要紮根 社區帶頭幹

2008年10月08日
本報2008年10月8日台北訊,易俊宏報導

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邁入第三屆,今年以「社區環保」作為主題,昨(7日)於台大校友會館展開第一場論壇,分別有來自中國及台灣各地的環保團體進行交流。投入環保運動二十餘年,擔任內蒙阿拉善生態協會副秘書長鄧儀分享時指出,如果要深入紮根,最重要的是「不是要進去帶著社區幹,而是要融入民眾後,讓社區帶頭幹」。

新故鄉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長期進行災後重建的新故鄉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也表示,重視公民參與,才能深耕經營。環保團體的角色是資源平台,提供資訊、人力,甚至是公部門溝通的介面。以桃米生態村為例,經由在地居民創發願景、凝聚共識,才發展出兼具生產、生活與生態的案例。

而在北京都會區推行生活環保的「思拓者教育諮詢中心」主任吳敏指出,尊重社區的主體性來落實環保理念,才能進一步的擴大影響力。因此,在今年3月北京西區「什剎海」成立的「綠色生活館」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推動「家家布袋子」的活動,讓民眾在縫紉環保袋實作的經驗中,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量。而剛獲得「生命永續獎」的文山社區大學校長鄭秀娟也表示,社區大學一向以提供充分的知識交流與串聯為目的,尊重公民的主體判斷,同時提升公民的社區意識。例如在台南七股推動護沙的生態工作假期,或是關注農田休耕問題的公民會議,都是這項理念的實踐。

不只是在都會區,進入部落的原則也是相仿。荒野保護協會理事張菁砡以定點觀察、守護環境、建立行動網的經驗指出,環保團體的人數有限,為了與在地居民長期合作,彼此信任才能確保社區能獨立穩定的運作。

左為綠色圖騰會長楊秋莎,右為思拓者教育中心主任吳敏來自內蒙古額爾古納的「綠色圖騰生態保護協會」會長楊秋莎也進一步分享,藉由尊重當地原住民的信仰與文化,能讓工作推行起來事半功倍。例如在溫室氣體減量的議題上面,推出「綠色出行」活動,不但在報紙、廣播、電視台上有相當高的曝光度,與當地政府、企業等二十多個單位還簽署節能減排的承諾書,同時也配合在國際無車日中,發起自行車隊與步行人員進行環城活動,以提高教育宣導的效益。

在第一場論壇過後,十位中國大陸代表將陸續參訪台灣許多在地組織,包含鹽寮反核自救會、美濃愛鄉協進會、屏東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青年樂生聯盟等十多個團體,並且在下週二(14日)於台大校友會館,進行最後的論壇分享,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