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溫溼多雨、山多林茂的台灣,正是孕育大地萬物的舞台,也是我們立命安身的棲地。但面對全球暖化、人為開發的壓力下,這塊土地正產生有史以來最大的存續危機!要解決問題前必先了解問題,究竟未來的20年間,我們的國土將面臨哪些環境課題?政府及民間又該如何因應挑戰?在《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一書中,林俊全教授以一位自然地理、地形學者的觀察,為這塊海島揭示了10個「大哉問」,更嘗試提醒國人共同反省、共同關注,以尋求永續生存之路!在未來一週內,我們將摘錄書中精華篇章,日日刊出,以饗讀者,敬請期待!
台灣以地理、地質、地形、生態環境的特殊背景,毫無疑問可以發展成一個充滿特色的樂土。但由聯合國過去的里約高峰會議、京都議定書、氣候公約等,所呈現的全球環境議題與因應策略,我們可以了解各種水資源、環境災害、環境承載、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都已經不是少數國家的問題,尤其台灣更有資源、能源匱乏與海水面上升等等的威脅,均有待我們發揮智慧、及早因應。
我們在追求永續台灣的目標時,非但不能自外於全球共同的環境議題,更要掌握台灣本身的獨特性,從我們的環境特性出發,找出問題、理解問題、尋求答案、提出對策。
台灣主要的幾項地理議題都有共同的基本元素為背景,其中最令人感受強烈的就是地震了。
地震
許多位於板塊碰撞地帶的區域,不但長年飽受地震的威脅,同時也在地形特徵上顯露出這些地殼相對運動的端倪。就整個台灣來說,地震更以其旺盛的動態作用,不斷把台灣隆升上來。
但最與大眾直接切身的,還是地震所衍生的安全問題。不論都市還是鄉村,我們的住宅、公共建築,乃至於道路、橋梁,都飽受地震的威脅;雖然許多的建築規範,都已隨著我們對地震的了解而慢慢提高標準,但仍然有許多地震帶上的建築物、維生管線等設施,正受到潛在地震的威脅。
九二一地震發生前,就有不少地震專家根據諸多線索提出預警,只是當大地震來臨時,仍讓所有的國人措手不及。它讓我們見識到地震的威力,整個台灣社會都受到極大的衝擊,至今仍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益發令人有不明的恐懼感。然而,面對這樣難以掌握的威脅,與其冀望地震預測能盡早得以突破,還不如著手建立防災、減災與救災的自然環境災害因應體系,恐怕要務實得多。
颱風
颱風是另一種常常造成台灣巨大損失的災害,也代表著大自然刻畫大地的能量,是台灣面對地表演育的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宿命。
颱風帶來的豪雨,可能在山區造成山崩、地滑、土石流等災情,在海岸地帶造成海岸侵蝕,在低窪地區造成洪患,以及造成海堤、河堤的潰決等等。這些問題,隨著颱風、豪雨的規模與頻率不斷增高,政府與民眾都必須蒙受越來越多的損失。這一方面可能是全球氣候變遷的緣故,但最主要的,還是台灣越來越大的地表作用力所致。
水資源
颱風是台灣很重要的水源,伴隨而來的,則是四種與水有關的問題──水太多、水太少、水髒了、水的侵蝕。簡單地說,就是洪水、乾旱、水污染與侵蝕的問題。全球水資源的議題,都不脫離上述四者。對現階段的台灣來說,也都是相當重要的地理議題。
過去政府在處理水資源的供需上,主要是強調水利設施的興建、新水源的開發以及宣導節約用水等三方面。但細究各種政策的實際作為,可以發現例如「加強集水區的保育、治理與管理」或是「水庫防淤」等等的經營維護工作,卻大多只停留在宣示、口號的階段;反倒是硬體的建設,例如改善既有設施,新建水壩、攔河堰、人工湖等設施,才被賦予較高的比重。
此外,我們如果由高屏溪的水資源供需趨勢與污染為例,去全面了解政府過去一貫的策略,就可以了解高屏溪流域除了興建或改善各種設施外,如何降低對供水河川下游生態環境的衝擊,以及如何減少對水庫所在地的景觀與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的破壞,也都是台灣在面對水資源利用時,不得偏廢的課題。
海水面上升
海水面上升所造成的問題,主要在於低窪地區防洪功能的減少或喪失,以及海岸後退與海岸設施的損壞等。台灣的低窪地區主要集中在海岸沖積平原地帶,其中,西南沿海地區由於長年超抽地下水等因素,地層嚴重下陷,海水面上升所帶來的衝擊也就特別嚴重。
海水面如果持續上升,原有海堤與海岸設施的防洪功能就會大減,並直接造成對低窪地區的威脅。尤其海岸地帶的侵蝕與風化作用旺盛,原本就比較脆弱,若再加上颱風、豪雨的侵襲,各種海岸防護設施便更易損壞。因此,海堤與消波塊的施用,一直都是政府極大的財政負擔,未來的情況還恐怕更糟。
面對此一棘手問題,我們首先應在海水面變遷的趨勢以及海水的作用力與作用方式,投入更多的科學研究,如此才能更深入、更精準地了解問題。此外,也要重視海岸工程與景觀維護。過去單以安全為考量的海岸工程,往往成為海岸地景的頭號殺手,這種現象未來應努力避免。
台灣東海岸地區同樣遭受海岸後退的威脅,其主因是海岸地帶的海岸侵蝕問題嚴重。由於東部的腹地狹小,許多公路逼近海岸線,海岸後退的問題便一直危及海岸公路的安全。例如台11線的拓寬工程於海岸地帶施放許多消波塊,導致原本美麗的海岸地形景觀就此面目全非,但海岸的侵蝕作用仍在持續進行著,海岸後退的問題仍然必須面對。
土地利用
台灣地小人稠,土地利用的情況,也是探討地理議題時非常重要的一環。例如高山地區的超限利用、海埔地的開發利用,以及其他邊際土地的開發等,都是我們在追求永續台灣時非常重要的課題。其中雖然牽涉到許多開發者的利益與當地居民的生活,但對邁向已開發國家的台灣來說,這些問題都是必須面對的。
土地開發利用的相對概念就是地景的保育。地景保育有兩個層次,一是保育我們周遭的生活環境,這其中包含了自然地景與文化地景;另一個層次是保育獨特、脆弱、珍貴的特殊地景。但不論是哪個層次,都與我們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其中尤其以特殊地景,更在脆弱的島嶼生態中別具意義,特別需要我們的愛護。特殊地景也常常透露著某些科學訊息,甚至是文化或精神上的象徵,同時也可能是觀光客造訪的對象。例如台灣的第一高峰玉山、花蓮的太魯閣峽谷、北海岸野柳的奇岩怪石,都同時具備了上述的多種價值。但我們在開發的過程中,卻常常破壞了這些珍貴的特殊地景,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可預見的未來裡,所謂「無煙囪工業」的觀光業,在台灣必然會有很大的成長。台灣這些多樣、稀有、脆弱的美麗地景,該如何轉化成觀光資源,並為台灣發展出一個嶄新的風貌,已是當前極其重要的課題。也就是說,台灣的特殊地景其實肩負著推動台灣邁向永續發展的神聖任務及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