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另類體驗 慢遊守望漁村和海洋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作假期

小島另類體驗 慢遊守望漁村和海洋

2008年10月22日
作者:耿璐、孫秀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

東嶼坪的小芒花草原 提到小島,大家想到的不外乎碧海藍天下的沙灘漫步、日光浴、雞尾酒,奢華的度假形式成為小島體驗的普及版,不過,試問走這一趟的你,記得這次造訪的海島跟上次的有什麼不同嗎?泰國的普吉島和印尼的巴里島,差別在何處?

2008年夏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一批遠從各方雲集而來的「遊客」,乘風破浪地聚集在鮮為人知的澎湖東嶼坪。在這座位於望安和七美之間的三級離島上,大家期待的是體驗與創造一種新的旅遊與志工服務形式,一個可以帶回島上靈魂及故事的深刻假期。

對台灣的小島而言,這是一次創新的嘗試,也是一個必走的趨勢。

小島的「失」與「得」

因為社會的轉型與漁船作業方式的改變,原本以東嶼坪為主要聚點的漁民,逐漸遷居至馬公;日漸稀少的人口,使島上唯一的一所小學難逃廢校的命運。這個廢校的決定,也正式宣告嶼坪人口的銳減與老化。目前島上只剩10多名住戶,但是還有海巡、警察與護士,以及完整但空盪的漁村聚落靜靜守在島上。夏季偶有喜歡嘗新的遊客在四周海域浮潛,冬季則有遠從台灣包船而來的磯釣客,在此滿載而歸。來來去去的人不多,所以有人稱這裡是「時間靜止的島嶼」。

海底珊瑚體檢人為干擾減少,小島四周的珊瑚也正好趁這個機會好好生長,一整片的珊瑚礁提供了海洋生物最好的生活場域。相較於島上人為活動的冷清,海下的動物世界可是精采無比。而島上沒有經過太多更迭的傳統聚落,更讓人流連忘返,畢竟,急速開發的現代社會,還有哪個地方能保有這般傳統的漁村景色?

這些獨特時空所保留下的獨特元素,創造了小島的獨特性;但是只要稍有不慎,這些特色將會迅速消逝!到那時,東嶼坪充其量也不過是個風大、太陽大、台灣到處可見的小離島之一。

動手創造大不同

這次是協會第一次在資源有限的小島上舉辦「生態工作假期」,參加的人員在東嶼坪是以勞動工作、服務環境和社區來度過4天3夜的假期。當然,除了勞動之外,假期所應具備的休閒元素也一樣少不了,藍天、白雲、多彩的海底世界再加上獨特的漁村聚落,構成了一個讓人跳脫都市緊張生活的慢活場域。

海天很美,垃圾很多 此次生態工作假期的主要工作項目為「淨灘」以及「珊瑚礁體檢」。來自兩岸各地,包括台北、台中,甚至澎湖當地以及中國的夥伴,大夥不僅以「遊客」身分到訪這座小島,更身兼了「志工」角色,人人不分地域,一同捲起衣袖,在海岸邊清出一袋袋垃圾,為的是還原海岸線之美。

在淨灘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小島人煙罕至,岸邊卻堆滿各式垃圾,不管是人們丟的或是海浪帶來的,其中有輪胎、瓦斯桶、整批的女鞋等等,但數量最多的是數不清的寶特瓶。志工們看著彼此,心有同感,日後若為貪圖方便而買瓶裝水之前,腦海中必將浮現這個被寶特瓶淹沒的美麗海岸。

除了淨灘,4位擁有潛水專業的志工,更隨著教練下潛,用國際機構Reef Check統一的調查模式,記錄著海中世界的點點滴滴。此項資料也成為澎湖東嶼坪海域的第一筆珊瑚礁資料,為後續的長期環境監測找到起點。

生活處處要用心

包很緊的志工雖然小島的熱,讓大夥昏睡症不時發作,但志工們還是自動自發、不肯鬆懈的撿撿撿、搬搬搬,共清出44袋垃圾,帶回望安進行垃圾分類處理。此外,這群遊客在假期中的食衣住行,也會對小島生態產生衝擊與影響,如何將這些負面影響盡可能降到最低,也考驗著主辦單位的用心。

小島缺乏污水處理系統,所有的生活污水皆直接排入海洋,在短期內我們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限制入島的遊客量,給自然界自淨的時間外,在生活需求上,也處處費心留意,盥洗用品特地選用天然可分解的材質,如有機皂、環保洗衣粉、無界面活性劑的牙膏等,務求對當地生態干擾降至最低。

隨著島上居民的作息、享受海島特有的陽光與海風,吃著在地的料理,跟著咾咕石屋遙想在地漁村故事;不需要水泥化的現代建設,配合當地特色,才是找回生活、洗盡憂煩的最佳假期。

汗水之下的另一個家鄉

努力了4天,岸邊的垃圾卻絲毫沒有減少的感覺;面對逐漸流失的人口和文化,以及逐漸毀壞的咾咕石屋,看在志工眼裡,除了心急,也有力不從心的感覺。畢竟,環境的問題不是一天造成的,更不可能因10幾位志工的努力一夕之間改善;然而,這次的生態工作假期,已經幫小島的未來投下一顆希望種子,相信藉由一次次志工服務型式的體驗之旅,將累積改善的力量,讓環境格外脆弱的小島,繼續保有純樸、自然的美,並且將這分美和感動,持續分享給來此造訪的每個人。

活動大合照海島的烈日和海風,讓一開始還精神奕奕、衣著簡單的志工,漸漸越包越緊,卻停不下手邊的工作,為的是什麼?為的是當登島那一剎那的美景,早已讓大夥情願付出汗水來維護這樣的自然之美;而每一雙工作的手,都讓遊客不再是路過的局外人,岸邊、海中留有他們的蹤跡,就連當地居民也難忘他們奉獻的身影!

對志工們來說,這邊不只是觀光地,而是個可以叫得出人名地名、細數島上一石一物、鑲嵌著層層回憶的另一個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