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2日
摘錄自2008年11月12日中國環境保護總局廈門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填埋污泥是越來越難找到適合地點,廈門市原來主要以填埋為主來處置污泥。若採取污泥焚燒工藝,投資和運行成本高,也會造成二次污染。
為解決廈門市汙水處理廠的污泥,促進污泥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廈門市針對島內汙水處理廠以處理生活污水為主,經長期跟蹤監測,發現產生的污泥泥質基本滿足農用要求,決定採取污泥制肥的處置方式,並於2008年2月開始在同安汙水處理廠開展污泥制肥研究、小試、中試的基礎上,於2008年7月份正式建成廈門市同安污泥制肥廠,主要處理廈門島內的三座汙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每天可處置污泥約110噸。
該廠占地面積為13000平方米,總投資1580萬元,設計規模為年產有機肥1萬噸,通過運用翻拋機進行污泥與輔料混合、堆料供氧和破碎作業,使污泥達到減量化、無害化,最終實現資源化。經國家城市排水監測網廈門站及福建省農產品品質安全檢驗檢測中心檢測,該污泥制肥廠生產的成品有機肥肥效指標和重金屬指標完全符合農業部頒發的行業有機肥NY525-2002的標準,並取得了相關單位頒發的「肥料登記證」,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及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