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搶救醉夢溪 打造戶外教室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政大搶救醉夢溪 打造戶外教室

2008年11月13日
本報2008年11月13日台北訊,蘇瑋璇報導

大坑溪守護隊張錫塒建議成立河川巡守室。攝影:蘇瑋璇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河流‧合流工作坊」日前邀請政大師生與社區民眾討論「漂流知識堂」的初步構想,要將醉夢溪畔打造為戶外教室,發展特色課程,搶救醉夢溪。

蜿蜒的醉夢溪,是政大人共同的回憶。然而近年來,河川的美麗受到環境汙染,河道上垃圾堆積,河堤水泥化,醉夢溪逐漸從政大學生的記憶中褪了色。一群關心社區的學生們發現了問題,共同著手挽救這條美麗溪流。

工作坊特別邀請民族系講師王雅萍、指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台山、南港社區大學張錫塒、及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林淑英等長期投入社區營造的專業人士,分享多年在社區活動的經驗。

經過兩天的討論,在全體通力合作下,擬定「漂流知識堂」的初步構想。該一構想將醉夢溪畔打造為戶外教室,發展特色課程,如生態導覽志工培訓課、醉夢溪自然生態課等。而學生則發揮專長,如傳院協助製作宣傳影片及設計廣告,資科系負責管理軟體程式,民族、歷史、地政等系則可在調查人文地理背景上發揮專才,不僅能將課堂所學應用於戶外,更造福全體政大師生與附近居民。

民族系王雅萍老師分享多年社區營造經驗。攝影:蘇瑋璇民族系講師王雅萍鼓勵學生走出校園租界,搭起一座通往社區的橋樑,想像各種學校與社區合作的情境。她提出「飛行教室」的構想,各系所分別到貓空的茶藝館去上課,師生可盡情徜徉在貓空的茶香和風光之中,還順便帶動了貓空的觀光及口述歷史。

「學生不僅要走進社區,更要把社區問題帶回來,找尋資源整合的方法,改善問題。」創設南港大坑溪守護隊的張錫塒建議,可將河川分段管理,成立河川巡守室,近距離觀察河川,及早發現問題。

「要談河川保育,就必須從了解做起。先讓大家了解河川的美麗,喜歡上河川,才有可能推動河川保護。」醉夢溪小組成員之一賴怡方表示,希望透過工作坊的舉辦,尋找更多有心人加入,醉夢溪小組希望將醉夢溪打造成猶如英國劍橋大學的康河河畔,不僅作為政大學生獨有的回憶,更是社區中無可取代的文化據點。

參與工作坊的同學們在海報上寫下對於醉夢溪的各種想像。攝影:蘇瑋璇

※ 本文同步刊登於政大校園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