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列強競相建設鐵路,其對人流與物流的功效,眾所周知。
工業城鎮的興起,人口向城市集中,為解決擁擠問題,地下鐵型態的大眾捷運系統紛紛在世界上各大都會建設通車,例如倫敦(1863)、格拉斯哥(1896)、 布達佩斯(1896)、巴黎(1900)、柏林(1902)、紐約(1904)、布宜諾斯艾利斯(1913) 、東京(1927)、莫斯科(1935)、鹿特丹(1968)、墨西哥(1969)、北京(1969)、首爾(1970)、巴西聖保羅(1974)、香港 (1979)、印度加爾各達(1984)、開羅(1987)、上海(1995)、台北(1997)、高雄(2008)等等140 多個城市。
軌道運輸系統與經濟
大台北捷運系統沿線的土地及房價上升,經濟活動增強。
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四大工商集團(汽車、石油、鋼鐵、營建)強力遊說國會,由聯邦政府撥款補助各邦廣建高速公路,強調「戶對戶服務」(door to door service)的方便,世界各國群起仿傚,鐵路之沒落,尤其以美國為甚。
但有識之士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了解到石油資源將日趨枯竭,開始提倡興建高速鐵路。1964年,世界上的第一條高速鐵路(256 km/h)在日本啟用;1967年,法國TGV001(310 km/h)啟用;1978年,義大利高速鐵路(250 km/h)啟用;1985年,西德InterCity(324 km/h)啟用;1994年,EuroStar(300 km/h)經英法海底隧道連接英國倫敦與法國巴黎;2006年,西班牙高速鐵路(400 km/h) 啟用;2007年5月,台灣高鐵(300 km/h)啟用。
目前,大台北捷運系統「單位耗能成本」(每人每公里所需要消耗的能源,以新台幣計算)約為0.25元;高速鐵路的單位耗能成本應遠低於0.2元;高速公路上 的長途大客車,單位耗能成本可能達新台幣1元之譜,依每車載客率而有很大的差異;乘坐計程車,單位耗能成本則需1.5元(四人共乘)至6元(一人乘坐); 乘坐飛機,單位耗能成本更高。準此,單位耗能成本,高速鐵路系統最低。在旅行時間方面,利用高速鐵路也比利用公路系統快上許多。但不可否認的是,短程的小 眾,還是需要靠公路系統與汽車的服務。
筆者認為,計程車的服務距離不應超過20公里;服務距離超過100公里,大客車的競爭力急速下降;服務距離超過350公里,利用大貨車已經很不經濟;1,000公里以內的陸地運輸,飛機沒有競爭力。
在長途交通運輸方面,軌道系統除了耗能成本最低之外,尚有下列優點:
- 用地面積遠遠低於高速公路者,因此有利國土保育。
- 在軌道上並不直接燃燒化石能源,不會像公路上行駛的汽車排放二氧化碳等等污染性氣體、固體懸浮微粒、熱氣與噪音。
- 車禍遠遠少於高速公路者。 速率遠比汽車快,節省乘客時間,而時間就是金錢。
路網節點的經濟繁榮
各種道路網絡(network,公路網絡、鐵路網絡、水路網絡、空路網絡、各種道路所交織的網絡)的節點(node point),其經濟必然繁榮。
在 水路網絡節點方面,地中海的雅典、伊斯坦堡、威尼斯、馬賽等等,地中海─紅海─印度洋─遠東一線的開羅、喀拉蚩、孟買、加爾格達、曼谷、新加坡、雅加 達、馬尼拉、香港、廣州等等,大西洋的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倫敦、利物浦、漢堡、紐約、里約熱內盧等等,太平洋的舊金山、洛杉磯、東京、大阪、天津、 青島、上海、基隆、高雄等等,長江水路節點的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等,幾乎掌握了世界上的大部分經濟活動。
空路興起之後,上述水路網絡節點的大部分也是空路網絡節點,更加繁榮;一些不在水路網絡節點的大城市,例如巴黎、柏林、羅馬、莫斯科、維也納、新德里、漢城、台北、北京、芝加哥、華盛頓、聖保羅等等,常常也是陸路網絡的節點。
在台灣的西部平原,兩條高速公路、12 條東西快速道路、加上兩條鐵路,所構成的陸路網絡,在節點的城鎮與村落,經濟日益繁榮;不在這一網絡節點的城鎮與村落,經濟日趨衰退。
台北縣市大眾捷運系統節點、捷運線與鐵路的節點或捷運線與主要街頭的節點,例如台北總站、西門、忠孝復興、忠孝新生、公館、新店、板橋、淡水、市府等等站區周圍,人潮洶湧,房地價格上漲。
台灣,必須成為世界性交通運輸網絡的重要節點,才不會被邊緣化。
延伸閱讀:
‧【土木工程與經濟】系列一:土木工程對經濟的貢獻
•【土木工程與經濟】系列三:台灣未來土木工程之利基
•【土木工程與社會】系列一:一人「公共」建設
•【土木工程與社會】系列二:貢獻社會的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與環境】系列一:重視交通建設與生物棲地的交會點
•【土木工程與環境】系列二:台灣的水岸工程總體檢
•【土木工程與環境】系列三:動植物應是土木工程的部份或全部
※ 本文轉載自永續公共工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