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青灣軸孔珊瑚復育記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澎湖青灣軸孔珊瑚復育記

2009年08月26日
作者:謝恆毅(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珊瑚產卵;圖片提供:謝恆毅1997國際珊瑚礁年以及翌年1998的國際海洋年,澎湖一群關心海洋生態保育的志工們,開始每年針對澎湖海域的珊瑚健康狀況進行調查,並將資料公開給社會大眾,其中澎湖青灣海域的珊瑚生長狀況出乎預料的好,不管是以物種數(61種)或是活體珊瑚覆蓋率(81%)等等標準看來,青灣海域是一個澎湖內海完整且重要的珊瑚群聚棲地。經歷了6年的基礎生物資料累積、海域環境的調查、漁業行為的分析、周邊鄰里的社會經濟資料整理、居民意向無偏問卷訪談普查,最後提出了一份可供行政單位參考的海洋保覆區劃設草案,終於在2005年12月,澎湖縣政府依據漁業法將青灣公告劃設成禁漁區。

然而,到了2008年二月,澎湖發生了30年僅見的寒災侵襲,在持續三週的低溫期間,許多海洋生物大量死亡,包括了珊瑚也免不了這大規模的天災,青灣的珊瑚僅剩下16%的珊瑚存活,有些重要的珊瑚礁體構成的功能群生物──分枝狀珊瑚,幾乎完全滅絕。
澎湖青灣的珊瑚僅剩下16%的珊瑚存活;圖片提供:謝恆毅澎湖青灣的分枝狀珊瑚;圖片提供:謝恆毅
青灣的珊瑚群聚雖然逃過了1998年全球珊瑚白化的侵襲,可是這十年來卻不斷遭遇各種生物、人為、海域環境以及全球氣候變遷因素的交互影響,珊瑚以及其他共棲生物的生存、生長持續地受到威脅。2008年的寒災並不是造成青灣內灣珊瑚生態系劣化的元兇,不過極有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會做這樣的推論是根據澎湖海域各個不同地點的珊瑚群聚,在遭受到擾動之後的「抗變性」與「回復性」去作闡述;前者指的是群聚的成員在遭受擾動之際,耐受逆境的程度;後者則是著眼於經過逆境侵襲之後,回復到原來狀態的能力。就這兩個能力看來,青灣珊瑚群聚的「抗變性」與「回復性」都不再具備成熟健康珊瑚生態系(如澎湖七美)所擁有的潛力。如果我們把焦點移到澎湖七美,當地的分枝狀珊瑚在經歷2001年的奇比颱風侵襲之後,幾乎全數受損,但是在短短的2年內,當地以分枝狀珊瑚為主的珊瑚群聚便恢復到風災前的狀態,幾乎看不出曾經遭受到大規模機械性破壞的跡象。

七美能,可是青灣現在不能。

從2009年開始,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嘗試將青灣原有的分枝狀珊瑚,重新以人工方式移植到固有的珊瑚生長棲地,其中「美麗軸孔珊瑚」(Acropora muricata Dana, 1846), 屬於軸孔珊瑚科(Acroporidae),為澎湖周邊各海域豐度最高的物種,扮演著澎湖海域群礁造礁功能最重要的角色。珊瑚群體為樹叢分枝狀,常常形成大型群集,群體跟分枝的變異非常大,甚至在同一個地點分佈的同種不同個體株,都呈現不同的外形,這樣物種的「環境變異型」,對於專業的珊瑚分類學者來說,都會造成的困擾,何況是一般人要在野外辨識這樣的珊瑚物種。

一般說來,最常見的「標準型」會較常出現在環境穩定的澎湖南部海域;「變異型」、「瓶刷型」及「粗短型」的群體則偶見於澎湖東部、北部海域及內海海域,由於澎湖各個海域環境的珊瑚群聚或單一物種,都必須面對不同的環境形塑因素(季風浪、沉積物、颱風侵襲等等),可能也是這樣多樣的環境條件造成澎湖的美麗軸孔珊瑚如此的多變。以往在本島東部北部沿岸如通樑、後寮、赤崁一直到岐頭,美麗軸孔珊瑚所形成的「單一物種群集」(俗稱濫蔥,意為脆弱的分枝狀珊瑚,一踩即碎)骨骼高度及腰,物種茂盛生長情形可見一般。

如果說如軸孔珊瑚好比陸域生態的野草,實在是一點都不為過,發生森林大火之後,在群聚演替初期重新佔領棲地就是野草。海裡的軸孔珊瑚也能像野草般,在原生棲地遭遇擾動之後,成為最早復原回來的先驅物種。為何軸孔珊瑚如此成功?首先軸孔珊瑚長出新生骨骼(珊瑚石)的工作已被「軸孔水螅體」完全接手,「側生水螅體」則負擔其他的功能,這也是軸孔珊瑚得名的由來。再者,該物種具備裂片無性生殖優勢特性,斷碎的存活群體分枝可以有效率地持續存活生長,增加群體覆蓋面積。其次、軸孔珊瑚每年準時參與集體產卵有性生殖的主角,有性生殖時排放出粉紅色的精卵團,其中卵子與其他個體株珊瑚蟲排放之精蟲受精,水體充滿著精、卵及幼生,有些幼生很快就著苗在同一塊礁盤上,有些則漂浮傳送幾千公里遠。以上種種出色的生存策略,讓本屬珊瑚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海域,是主要的珊瑚礁基礎礁體形成物種。 
苦螺正在啃食人工栽植的軸孔珊瑚;圖片提供:謝恆毅

綜上所述,看似簡單且成功機率極高的復育計畫,在實施後的短短1週就發現人工栽植的軸孔珊瑚都被結螺屬(Drupella spp.)的物種啃食殆盡,復育工作遭遇到極大的挫敗。結螺在澎湖俗稱「苦螺」,顧名思義螺肉因略帶苦味,以往居民偶為或鮮少食用,因此鮮少具經濟採集規模,野外族群數量受到人為影響的因素較低。結螺族群激增首見於2002年,2003年的族群量約為每平方公尺5.5顆,到了2009年發現族群數量高達每平方公尺22.4顆,而且食性偏好以分枝狀的珊瑚為主,這樣激增四倍左右的結螺族群密度,告訴了我們從2003年到現在,分枝狀的珊瑚從將近70%的活體覆蓋率到今天幾乎全數滅絕的可能答案。

是什麼原因讓青灣的珊瑚群聚失去了發育成熟的珊瑚生態系應該具備的復原能力呢?結螺也許可以告訴我們近因,可是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素造成結螺族群大增?結螺的天敵數量大減嗎?還是珊瑚的健康狀況不佳誘引結螺啃食?又是什麼因素導致上述的肇因?或是還有其他我們尚未掌握的因素?研究人員必須持續針對這樣的問題進行追蹤研究,這個答案需要相當時間的生態調查與自然實驗才有機會解明。

達爾文生前曾經描述著名的珊瑚礁形成假說,珊瑚在他的時代甚至在更早的地質年代就已經存在地球上,在他200歲冥誕的今年,我們是否能夠確保全世界、台灣或是澎湖的珊瑚礁能夠再存在地球200年?如果不行,你我都是罪人!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