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產業企業化 野生動植物遭殃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中藥產業企業化 野生動植物遭殃

2003年03月22日
作者:波特曼

2003-03-16-2003-03-22

20日中國新聞掃描中提到,由於中藥成藥進行量產,造成野生動植物物種數量驟減。中國龐大的中藥企業多分布在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並利用西部大開發政策將興建更多大規模的中藥廠。這類企業的前景與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形成發展與保護的矛盾。 (安徽 中國青年報)

過去以野生動植物入藥是世界各民族傳統的主要醫藥來源,然而在醫療技術進步與醫藥選擇多樣下,對於野生動植物的威脅理應減輕。不過在迷信壯陽或是特殊療效的風潮下,中藥日趨熱門後紛紛企業化而進行量產,使得獵補或採集動植物資源仍然盛行。企業有計畫的採集,使得中藥動植物資源面臨比過去更大的危機。過度的採集不但破壞了生態資源,同時也讓其他動植物因而消失。

去年華盛頓公約年會中,將26種陸龜及海馬列入珍貴稀有的「附錄二」加以保護,往後販售這類藥材均須附產地證明,對中醫藥治療帶來極大影響。中國大陸近年則關注可產麝香的麝類種群數量與分佈範圍急劇縮減的警訊,其中原麝和黑麝已瀕於滅絕,但這只是兩者衝突的冰山一角。

類似這樣的問題還出現在皮草產業上,反對皮草人士並不是針對傳統禦寒用途,而是針對流行產業。一但皮草動物進入流行行業主流,市場需求的壓力便會促使盜獵或濫捕行為更為猖獗。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中國近來最火的議題:珍貴野生動物進到餐館飯桌上。中國民眾近十年出現經濟優勢的階級,以珍貴動植物為賣點的山產珍饈,雖然昂貴但仍然具有相當的市場,儘管有關單位加強查緝,相關事件及新聞仍舊屢見不鮮。

無論如何,野生動植物的利用是人類社會的必要,那麼我們就該更加思考如何永續利用地球資源,而政府也不該在資源匱乏、野生動植物瀕臨絕種之際才想到要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