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欣宣言 4國共識搶救湄公河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華欣宣言 4國共識搶救湄公河

2010年04月07日
摘錄自2010年4月6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由於湄公河水位處於近二十年來最低點,泰國、寮國、柬埔寨與越南等「湄公河委員會」(MRC)會員國,五日在泰國海濱城市華欣舉行首次高峰會,通過「華欣宣言」,敦促各國加強對湄公河生態的管理,以維護河流的永續發展。對於外界批評中國在水資源日漸枯竭的湄公河上游修築水壩,中國五日予以強烈駁斥,並強調自己不應承擔影響數百萬人的區域性乾旱的責任。

湄公河是東南亞最大河,提供區域內六國(包括中國與緬甸)約六千五百萬人口的就業與生計。世界主要稻米生產國泰國和越南水稻產量因為缺水而銳減,寮國、柬埔寨出現缺水、船隻停航等情況,影響各地的農業、漁業和航運等產業。

MRC科學家指出,今年的低水流量與由此而來的乾旱,可歸因於2009年雨季提前結束,以及季風期間雨量偏低所致。但環保人士主張,中國在湄公河上游的瀾滄江興建多座水電站,以及興建中的大壩,使得下游地區河水乾枯,可能對農民、漁民乃至整個生態帶來浩劫。

中國辯稱,其在湄公河上游的水壩修築計畫不會影響下游國家。率團與會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宋濤說:「中國對瀾滄江刻正進行的水電開發,對瀾滄江及其下游的水量和環境的負面影響很小。正好相反,通過水壩削峰補枯的調節作用,瀾滄江水電開發還能改善下游通航條件,有益於下游防洪抗旱和農田灌溉。」